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7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KF or K2CO3 was added into the 1-butanol-water system and two phases were formed: water-rich phase (water phase) and 1-butanol-rich phase (1-butanol phase). The liquid liquid equilibrium (LLE) data for 1-butanol-water-KF and 1-butanol-water-K2CO3 systems were measured at 25℃ and showed that 1-butanol phase contained negligible salt and water phase contained negligible 1-butanol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KF and K2CO3 in the water phase were equal to or higher than 27.11% and 31.68% , respectively. Thus water could be separated efficiently from 1-butanol-water by adding KF or K2CO3 into the system. A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LLE data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Pitzer theory to get water activity in the water phase, and by the models, such as the Wilson, NRTL or the UNIQUAC for the 1-butanol phase. For 1-hutanol-water-KF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found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alculated results by using Pitzer theory and Wilson equa tion, while for 1-butanol-water-K2CO3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found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alculated results by using Pitzer theory and UNIQUAC eauation.  相似文献   
2.
以从麦草中分离得到的木聚糖为原料、丙烯酰胺为醚化剂、碱为催化剂、丁醇/水为反应介质制备了带有高取代度双官能团的木聚糖衍生物.采用13C核磁共振表征了木聚糖衍生物的结构.利用平行板流变仪和同步热分析仪对木聚糖衍生物与原木聚糖的动态流变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原木聚糖溶液相比,木聚糖衍生物溶液呈现较低的粘度,剪...  相似文献   
3.
对多种实验室常用的基因工程宿主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农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在不同质量浓度丁醇培养基中比生长速率进行比较,发现原核微生物耐受丁醇的极限质量浓度为16 g/L,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特性优于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和农杆菌;而真核微生物啤酒酵母在丁醇质量浓度为16 g/L时表现突出,相对比生长速率接近不加丁醇时的50%.鉴于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具有良好的丁醇耐受特性,在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丁醇时,可以将它们作为基因工程的宿主菌,以解决一般宿主菌耐受丁醇质量浓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从杂醇油124~128℃的馏分中,分离出l-2-甲基丁醇和异戊醇的设备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5.
利用红外光谱、化学吸附和激光表面反应技术研究了丁醇在SiO_2、γ-Al_2O_3和Fe_2O_3上的激光表面反应规律。结果表明:固体表面材料的红外特性及化学吸附能力、激光频率等是影响激光能量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丁醇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态及受激吸附态分子内键与键间的能量传递是影响反应产物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激光促进丁醇裂解反应过程的能量传递规律,提出了激光促进丁醇裂解表面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文献[1]假定每一个总包反应均为一级基元反应,提出了钴膦催化剂丙烯低压醛化制丁醇的五种可能反应机理,并通过速度常数计算认为反应只能按其中一种机理进行。本文通过热力学平衡常数计算和动力学理论对该反应作进一步研究。认为文献[1]中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固定化丙丁菌直接发酵玉米浆生产丙酮,丁醇的原理和工艺,并对不同浓度,不同流速时溶剂的产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成本低,操作方便,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在点进气道电控喷射汽油机台架上,分别使用汽油、B10和B30这3种燃料在-7℃环境温度下,对冷启动过程中催化剂后的常规排放和非常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分析了非常规排放物的主要形成途径.结果表明:在冷启动的最初120 s内,随着燃料中丁醇比例的增大,3种燃油的HC排放量和CO排放量逐步减少;每种燃料的HC和CO排放量均是先增加再减少;对于非常规污染物,随着燃油中丁醇体积分数从10%增加到30%,乙烯排放体积分数提高37.0%,甲醛排放量增加67.6%,乙醛排放量增加69.9%,苯排放量减少40.5%,甲烷排放体积分数减少16.0%,乙炔排放体积分数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导入改良的丁醇合成途径,使非生产菌株大肠杆菌具备产丁醇的能力。【方法】克隆大肠杆菌乙酰转移酶基因atoB和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丁醇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crt、hbd、adhE),构建多顺反子表达质粒pSE380-atoB-adhE-crt-hbd;克隆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反式烯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ter,构建表达质粒pSTV29-ter,并将双质粒导入到大肠杆菌。【结果】构建的工程菌能半厌氧发酵产微量丁醇,产量为0.08g/L。【结论】大肠杆菌中的丁醇合成途径导入成功,构建了产丁醇的大肠杆菌工程菌。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燃用丁醇柴油燃料的非常规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共轨柴油机燃用国V柴油(简称D100)、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的CO2,CH4,N2O,SO2和醛类等非常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未对原机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分别燃用丁醇体积比为0,10%,20%,30%和50%的5种丁醇-柴油混合燃料,分析比较了不同丁醇-柴油配比对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轨柴油机燃用丁醇-柴油混合燃料后,在外特性下,与D100相比,各掺混比的混合燃料CO2、N2O、醛类和SO2排放升高且均随着丁醇掺混比的增加呈升高趋势,CH4整体排放较低;在最大转矩转速1 400r·min-1和额定转速2 200r·min-1负荷特性下,与D100相比,随着负荷的增加,丁醇-柴油混合燃料CO2、N2O、醛类和SO2排放升高,CH4排放在1.0×10-6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