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58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672篇
系统科学   450篇
丛书文集   1787篇
教育与普及   11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94篇
现状及发展   145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40480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523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504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951篇
  2014年   2108篇
  2013年   2055篇
  2012年   2424篇
  2011年   2932篇
  2010年   2856篇
  2009年   2889篇
  2008年   2875篇
  2007年   2667篇
  2006年   2187篇
  2005年   1863篇
  2004年   2165篇
  2003年   2298篇
  2002年   1970篇
  2001年   1873篇
  2000年   1136篇
  1999年   840篇
  1998年   787篇
  1997年   721篇
  1996年   633篇
  1995年   551篇
  1994年   504篇
  1993年   341篇
  1992年   373篇
  1991年   381篇
  1990年   312篇
  1989年   289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4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课程“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分析”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该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然后,从挖掘“思政”元素、探索融入路径与设计思政教学案例等三个方面阐述本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方案。并且,以“‘三省六部制’案例融入包图设计”的教学为例,介绍本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分析”课程引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以提升知识习得能力;强化实现民族复兴责任感及职业道德感,有助于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绘画艺术历经千年演变,在思想和技法上已各成体系,分别代表各自民族文化的审美主张,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文章结合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审美意境上的差异,通过对比9世纪中国画家郭熙和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艺术成就,分析中西方绘画所采用的不同透视观察方法,研究中西方艺术家在世界观和审美取向上的差别,阐释中西方艺术品鉴标准。客观理解中西文化艺术差异,对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共生、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育人融合成为必然。"易班"平台为网络思政育人模式提供了平台,但其现实建设却仍存在与应然效果偏差较大的困境。宏观层面囿于"三全育人"格局尚未完备,"易班"建设主体较窄,队伍配备不齐;"易班"运行缺乏长效机制;全方位育人环境营造不足,缺乏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微观层面"易班"的功能与操作尚不完善。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将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与"易班"的创新优化相结合;逐步深耕"易班"价值内涵,将之贯穿于功能开发与实践过程,方能完善"易班"应用,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客车侧围蒙皮生产工艺的现状,阐述了影响车身外观质量的诸多工艺选择,并简略描述了客车侧围蒙皮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黑果枸杞和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黑果枸杞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黑果枸杞汁8.20%,白砂糖9%,菌粉0.91%,42℃发酵4.94 h,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黑果枸杞酸奶感官评分与预测值接近,色泽适宜、质地均匀、酸甜可口,具有黑果枸杞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6.
坚持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指导思想,结合专业特点,发挥党建优势,构建"党建+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实践教学、服务社会方面的引领作用,深化党对人才培养、地方政府决策和企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后真理"是一种"个人信念比科学事实更具说服力"的怪象,"后真理"与SSK的对称性原则联手,就会在"认知平等与民主化科学"的幌子下,让伪科学与政治派别或利益集团之间形成强大的反科学同盟,从内容与体制上诋毁科学。这种诋毁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认知平等,因为科学的本质是以事实为依据,这是认知平等的先决条件。"后真理"现象反映出在哲学上重审划界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以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为例,本文通过分析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给排水环节,确定了废水回用工艺流程,结合优化后的工艺路线,明确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