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4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志忠 《科学世界》2014,(8):110-110
<正>出生于1908年1月22日的列夫·朗道(Lev Landau)是前苏联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一生可谓死过两次:发生于1962年1月7日的一场车祸葬送了作为物理学家的朗道,因为他从此无法再进行任何深刻的思辨;另一方面,朗道的心脏于1968年4月1日停止跳动,享年60岁。朗道是个性情怪异、脾气暴躁的人,恃才傲物。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科学上,他都喜欢大发煽情的议论,经常出言不逊,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或者引发别人对他的愤怒,因此一生树敌众多。朗道是前苏联少有的对酒精饮料不感兴趣的男人,这归因于他在巴库国立大学读书时,未能完成化学专业的学习,从而对与化学  相似文献   
2.
<正>营原宽孝(Hiritaka Sugawara)曾是日本颇有名气的粒子物理学理论家,在20世纪90年代担任过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的总主任,为推动亚洲高能物理学实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03年春天,刚刚退休的菅原与两位日本学者合作.在网上贴出了一篇别出心裁、震惊世界的奇文.题目是"利用超高能中微子束流摧毁原子弹"(arXiv:hep-ph/0305062)。在这篇旨在献给日本中微子之父小柴昌俊的学术论文中,菅原等人提出了一个能让核武器持有者身处险境的想法:制备能量高达1000万亿电子伏(1000 TeV)的中微子束流,然后将它射向  相似文献   
3.
<正>1964年1月,两篇关于强子分类的科学论文几乎同时问世:一篇出自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之手,题目为"重子和介子的示意性模型",于1月4日寄达《物理快报》(Physics Letters)编辑部,2月1日正式发表,另一篇论文是由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的博士研究生乔治·茨威格(George Zweig)在欧洲核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与苹果从树上掉落有关。据他本人叙述,他当时是在埃尔斯索普庄园的家里靠着窗台坐着,看见一个苹果从树上垂直掉下来,于是联想到引力的普适性。一个更为夸张的说法是,当时牛顿正端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苦思冥想,突然一个苹果落下,正好砸中了他的头,  相似文献   
5.
能量守恒定律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律之一,最初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尤利乌斯·罗伯特·冯·迈尔(Julius Robert von Mayer)于1841年提出来的。能量守恒定律也叫热力学第一定律,其广为人知的一种表述是"能量既不能自生也不能自灭"。作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能量守恒定律几乎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曾试图颠覆这条铁律,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量子论的创始人之一、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20世纪初期是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先后诞生的非凡时期,当时有好几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困扰着物理学家们,其中之一就是光和电磁辐射的波粒二象性问题。一方面,光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体现了它的波动性;另一方面,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表现  相似文献   
6.
邢志忠 《科学世界》2013,(12):93-93
2004年度的沃尔夫物理学奖(Wolf Prize in Physics)授予了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罗伯特·布劳特(Robert Brout)和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以表彰他们在亚原子领域关于质量起源问题所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这就是如今人们熟知的布劳特-恩格勒-希格斯机制,简称希格斯机制或者BEH机制。沃尔夫奖一向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在科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果不其然,201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花落希格斯机制,但获奖人却只有恩格勒和希格斯,原因是布劳特已于2011年与世长辞。1928年6月14日,布劳特出生于美国纽约。他20岁获得纽约  相似文献   
7.
弗朗西斯·达尔文(FrancisDarwin)曾经说过一句颇具争议的名言:"在科学上,荣誉属于让全世界信服的人,而不属于先有想法的人。"事实上,最先提出某种科学思想的人往往最具有原创力和洞察力,他们的思想往往成为新突破的火种。可是,如果一个年轻人率先提出了新想法,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得到学界的充分认可,乃至与本应属于他的荣誉失之交臂,那么他一定会很郁闷、很不甘的。印度裔的美国物理学家乔治·苏达山(George Sudarshan)就曾  相似文献   
8.
"元素"一词最早被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用于描述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基本组分。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元素中,最古老、最轻的元素当属氢,它是由英国化学家波义尔于1671年在铁与硫酸的化学反应中发现的。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发现的66种元素排列成著名的元素周期表,并由此预言了新元素——的存在及其属性。  相似文献   
9.
邢志忠 《科学世界》2014,(10):110-110
<正>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利昂·莱德曼(Leon Lederman)是科学江湖中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与大名鼎鼎的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至少有四点相似之处:首先.两个人都出生在纽约市的平民家庭,他们的父辈都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移民;其次,两个人都是无神论者,不仅聪明绝顶,而且诙谐幽默,在他们各自所处的  相似文献   
10.
以论文的形式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是人类文明和科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些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公开发表的科学思想和发现,过后往往得不到学术界的正式认可,甚至因此错失了折桂诺贝尔奖的机会."Publish or perish"(发表还是发臭)这句俗语既道出了科研成果不发表的危险性,也反映了以论文论英雄的时代带给科研工作者的压力和困境.然而发表论文有时也并非易事,不少大科学家都曾遭遇过投稿的尴尬,但他们的变通能力证明了发表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