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日本鸣蝗Mongolotettix japonicus(I.Bol.)在宁夏和黑龙江的雄性鸣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鸣声特征基本相似,黑龙江种群的脉冲组持续时间和脉冲组间隔长于宁夏贺兰山种群,脉冲数稍有差异,脉冲持续时间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对陕西关中农田螽斯群落结构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陕西关中农田有 1 0种螽斯 ,其中 5种属于螽斯科 .根据螽斯种类分布 ,可以把关中农田螽斯群落分为 2群 5类 ,螽斯群落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 6— 8月最高 ,晚期优势种不明显 ,中华寰螽和暗褐蝈螽是早期优势种类 ,它们也占整个螽斯种类数量的 81 .35 % ,占总生物量的 86 .9% .  相似文献   
3.
蚯蚓的解剖实验是动物学的基础实验之一。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方法:首先观察外部形态,然后背面朝上,将蚯蚓前后端固定于蜡盘中,沿着背中线稍偏左侧,将体壁由后向前剪开,使体壁和内脏分开,然后用大头针把体壁固定到蜡盘中,依次进行观察。这种解剖方法,可以比较清楚地观察到大部分内脏器官,但是,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很容易拉坏蚯蚓的脑部,致使神经系统仅能观察到链状的腹神经索。近年来我们从蚯蚓侧面进行观察,效果较好,具体方法如下: ①解剖: 将蚯蚓的左侧或左侧朝上,用大头针把身体的前后端固定起来,沿身体侧面的中线由后向前剪开,然后将体壁固定于蜡盘中。  相似文献   
4.
比较分析了戈壁硕螽(Zichya gobica)和大棘螽(Deracantha grandis)的鸣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鸣叫特征有所不同.戈壁硕螽鸣声的每个脉冲组由4个脉冲构成,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07 s±0.000 2 s,脉冲组间隔很短,主能峰频率15 KHz.大棘螽鸣声的每个脉冲由10个~11个脉冲串构成,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2±0.002 s,脉冲组间隔极短,主能峰频率为13 KHz.  相似文献   
5.
日本条螽鸣声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计算机技术研究采自山西临汾的日本条螽「Ducetia japonica(Thunberg)」的鸣声特征。结果表明:日本条螽的鸣叫分起始阶段、低潮阶段和高潮阶段、。低潮阶段的脉冲重复率为9Hz,高潮阶段的脉冲重复率为50Hz。低潮阶段的主能峰频率为1.4kHz,次能峰频率为2.4kHz。高潮阶段的主能峰频率为1.8kHz,次能峰频率为1.6kHz。日本条螽鸣叫的能峰主要分布频率为100Hz~2.  相似文献   
6.
运用大体解剖与光镜观察了金雕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金雕有锋利的喙.舌根表面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消化管各段腺体丰富.食管粗大且收缩性强,表层为轻度角质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层异常发达.嗉囊发达,肌胃内无明显的类角质膜.肠道长是体长的1.01倍,小肠长897 mm,占肠道总长的95%.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集,分支现象明显,有中央乳糜管存在,粘膜下层不明显.空肠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较多,肠绒毛粗短,分支少.双侧盲肠呈"V"形,管壁较厚,固有层有淋巴结存在,粘膜下层较明显,内充填有脂肪组织.直肠壁环行肌发达.肝、胰小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用活体涡虫做实验材料,观察涡虫的消化系统,效果往往不理想,如果通过染色制成玻片标本,效果较为理想。其方法如下: 1 饥饿:将采回的涡虫放在光线较暗的地方,饥饿2—3天; 2 染色:给饥饿的涡虫喂以适量的混有洋红的鸡蛋黄,24小时后将涡虫吸出来,换上洁净的饲水,置于暗处再饥饿2—3天. 3 杀死:用吸管将涡虫吸到洁净的载玻片上,等伸展开后,用毛笔蘸酒精冰醋酸(3:1),迅速在虫体上刷2—3次,这样涡虫伸展得较好,同时身体也不易变形。  相似文献   
8.
四种雏蝗雄性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将雏蝗属(Chorthippus)的标本鉴定到种的方法,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采自新疆的白纹雏蝗(C.albonemusCheng),宽隔雏蝗(C.amplinteritusLin),华北雏蝗(C.brunneus huabeiensisXia et Jin)和中宽雏蝗[C.aprcarius(L)]雄性的召唤声结构。结果:白纹雏蝗雄性每次鸣叫持续时间3—4s,脉冲组重复率26次/秒,脉冲组持续时间0.032s,主能蜂频率约为7.96kHz。宽隔雏蝗雄性每次鸣叫持续时间1.5—2s,脉冲组重复率8.9次/秒,脉冲组持续时间0.108s,主能峰频率约为8.98kHz,每个脉冲组由5个不明显的脉冲串构成。华北雏蝗雄性每次鸣叫持续时间50—55s,脉冲组重复率8.8次/秒,脉冲组持续时间0.105s,主能峰频率约为8.91kHz,每个脉冲组由4个不明显的脉冲串组成。中宽雏蝗雄性每次鸣叫持续时间55—60s,脉冲组重复率为4.9次/秒,脉冲组持续时间0.18s,主能峰频率约为10.17kHz,每个脉冲组由3个脉冲串构成。这4种雏蝗雄性召唤声特征差异显著,可作为识别物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西蝗虫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山西蝗虫调查的结果,共记录蝗虫48种,其中癞蝗科1属2种、锥头蝗科1属4种、斑腿蝗科9属11种、斑翅蝗科13属16种、网翅蝗科6属35种、槌角蝗科3属6种,剑角蝗科4属4种,其中山西省新记录2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