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和新昌县科技局、高新技术园区管委会,联合在新昌举办科技资源利用与服务培训会。由省信息院潘杏梅调研员、胡芒谷副院长带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赴新昌开展科技资源利用和服务培训会。来自新昌高新园区有关企业、重点企业和企业研究院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中介机构负责人共9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11日,由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和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主办的“浙江省第四届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丁康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科技厅条财处副处长王桂良,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唐建国,吉林大学、  相似文献   
3.
记者从最近召开的2009年度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成员单位工作会议上获悉,大仪平台经过2年多的发展,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积极开展联合评议工作,围绕“组织落实、制度落实、资金落实、服务落实和创新落实”五个落实,提高了省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的效率,提升了企业创新服务能力,更好地为浙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4.
列车编组计划与技术站布局问题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中重要而复杂的问题.针对两者的相关性,通过技术站改编能力约束,将列车编组计划问题与技术站布局问题组合并进行综合协调优化.以技术站车辆集结消耗和改编消耗整体最小为目标,构建综合优化0-1规划模型,利用禁忌搜索的两阶段算法求解,并给出算例说明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有利于路网上有调作业向作业能力大的技术站集中,为开行直达列车、提高直达列车开行比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铁路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的模型及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压缩车辆在编组站停留时间为目标,建立阶段计划车流推算模型,考虑列车解体顺序与列车出发计划的综合协调问题,并通过求解带分枝定界策略的网络流及有准备时间的带权最小误工工件数问题,解决了编组站因车流不足需停运出发列车运行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内外铁路运输态势推演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运输态势推演系统(Railway Transportation Situation Deducing System,RTSDS)架构,探讨了 铁路运输生产关键数据实时采集和融合、铁路日常运输综合态势感知指标构建及评价、基于大数据的运输日常生产态势演化及预警等关键技术,初步开发了基于实时大数据的铁路货运日常运输生产总体态势推演原型系统,为进一步研发实际生产系统,更精准掌控运输生产演化规律和预见可能出现问题,提升调度生产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鲁棒性更高的阶段计划配流方案,以配流代价最小的车流接续与分配为目标,构建考虑出发列车牵引质量及换长等不同满轴约束、静态配流和列车解编方案协同优化的编组站阶段计划配流优化模型。其中的列车解编作业时间根据到解列车的解体钩数、出发列车的编组钩数和连挂次数等进行估算,使列车解编计划时间更加接近实际作业时间。针对模型中出发列车编组作业时间估算需基于配流方案确定等特点,设计相应的求解思路和具体方法。采用ILOG求解配流方案,再用和声搜索策略求解列车解编方案,循环迭代至获取较优方案。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列车解编作业时间的估算,可使计划作业时间更加接近实际作业时间,从而减少所编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调整范围和规模。  相似文献   
8.
考虑停靠能力约束的主干道公交车站长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公交车站停靠能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主干道公交车站停靠能力计算模型.在公交车站停靠能力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得到主干道最小站台长度计算公式.最后对魏公村车站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该车站长度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VISSIM进行仿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长度在对社会车辆造成的车均延误以及公交车辆平均在站时间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车均延误减少0.2s左右,而平均在站时间减少约2.9s.  相似文献   
9.
10.
论述了三种城市交通仿真(HCM2000、CORSIM软件、VISSIM软件)中的延误计算模型,在不同的交通流状态下,应用此三种延误计算模型进行了单点固定控制交叉口控制周期延误的仿真计算,并采用典型的美国城市交叉口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交叉口接近饱和状态的情况下,HCM2000的延误计算模型得到的周期延误最小,在过饱和的情况下,HCM2000计算得到的周期延误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