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路口交通的多相位实时模糊控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讨论单路口多相位的交通信号控制 ,控制方法采用实时模糊控制 ,提出以当前相的主队列、最近1 0秒车辆到达数、后继相的主队列三者决定信号配时的方法 ,给出了该三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根据通过交叉口的车辆停驶过程 ,推导出交叉口平均车辆延误计算模型 .对上述控制器进行四相位交叉口的仿真试验 ,以通过交叉口的平均车辆延误作为性能评价指标 ,仿真结果表明 ,控制效果比较满意 ,优于定时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于估计信号交叉口行人延误的微观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发展中城市中由定周期两相位交通灯控制的交叉口,建立了用于估计行人延误的微观仿真系统。信号灯周期被划分为一系列分相位,每个分相位持续1s。仿真系统包括车辆发生器、行人发生器、行人模型、统计模块等。其中,车辆发生器用于估算各分相位穿越人行横道的车流率,进而产生车辆序列;行人发生器用于产生到达人行横道的行人序列;行人模型包含若干行人行为规则;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各分相位到达行人的平均延误,以及总的行人平均延误。最后,微观仿真系统用采集自西安市一个信号交叉口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它能比较准确地估计行人延误。  相似文献   

3.
多态交通条件下交叉口定时控制延误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延误是评价交叉口服务水平的基本指标, 延误模型对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 在多态交通条件下, 采用现有模型分析信号控制下交叉口延误程度存在较大误差. 为适应交叉口交通流的多态性, 基于混合Gamma分布稠密性, 准确拟合交叉口到达车头时距数据. 运用拟合概率函数, 统计交叉口进口到达交通量概率. 将交叉口按照到达交通量大小分为欠饱和、过饱和两种状态, 根据统计概率提出交叉口信号定时控制延误模型. 实例分析表明, 基于混合Gamma分布的延误与实际结果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4.
综合环境因素及延误的信号配时优化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余柳  YU Lei  万涛  CHEN Xu-mei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1):3016-3020
提出了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及延误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法;选择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工具,建立了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及交叉口平均延误为总目标,以信号周期时长和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为优化参数的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并利用微观仿真模型VISSIM及MATALAB、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开发了相应的算法程序;最后针对实际案例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交叉口群交通控制实时评价模型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云峰  胡华  陈红洁  杨晓光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4):5607-5612,5616
正确的交通控制评价指标实时计算模型为实时评价交通控制方案提供了客观依据。由于交叉口群的内部交叉口和单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评价指标的实时变化规律存在很大不同、已有的以周期为单位的评价模型假定交通流随机到达,因此无法正确地实时计算交叉口群的交通控制评价指标。提出了交叉口微观交通状态的概念,将进口交通状态细化为阻塞态、拥挤态、非拥挤态,并分别建立了与之相对应的交通控制评价指标的实时计算模型。通过对实时评价模型进行大量的仿真研究表明,提出的实时评价模型能够为交叉口群信号协调控制方案的实时优化提供有效和可行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6.
交叉口应急车辆信号优先控制的两阶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应急车辆行驶特性,建立信号优先转换与优化的两阶段模型.分析了车辆检测器和应急车辆检测器的设置方法,建立了以应急车辆安全无延误通过交叉口为目标的第一阶段模型,和以社会车辆排队最小为目标的第二阶段模型.通过VISSIM仿真,验证了该模型能确保应急车辆在高峰和平峰两种情况下安全无延误地通过交叉口,同时降低其它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交叉口的机动车通行效率及环境效益,采用改进罚参数来构造一种新的Lagrange乘子法对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优化配时。通过权重系数建立车辆延误与尾气排放的数学模型,利用改进Lagrange乘子法进行优化,将其结果与两种典型智能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并利用VISSIM(Verkehr in Stadten Simulation)微观交通可视化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的信号配时使车辆延误降低19.89%,尾气排放量降低2.379%,可见大比例优化了交叉口的车辆延误,同时可以降低尾气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短连线交叉口经常出现排队溢出的问题,以交叉口的车均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车流无缝衔接的短连线交叉口协调控制模型,运用波动理论建立排队约束模型,加入左转车流排队长度约束。最后,采用交通控制仿真软件验证本文提出的协调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车流无缝衔接的协调控制方法后,车均延误降低了38.3%,且无左转排队溢出。  相似文献   

9.
运用交通流可穿越间隙理论,通过对中国行人特有过街行为的分析,分别针对无信号交叉口和有信号交叉口情形建立了行人从众过街行为对道路交通流的延误影响模型,并运用道路实际数据对不同情形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过街行人对道路车流的总平均延误随着行人从众过街行人等待容忍度的减小,呈现先平稳后急速增长的趋势:在有过街行人违章的情况下,随着过街行人流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该结果反映出中国道路交通中,行人违章过街行为对交通流造成了严重延误影响,为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的信号灯控制方案,借助车流波动理论,分析了该类交叉口内部的车流运行时空特性,描述了快速路、入口匝道上的车流在交叉口的排队过程,以交叉口车流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快速路与入口匝道的绿时分配以及信号周期为参数,建立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交通控制优化模型,并通过一个实例对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快速路及匝道绿灯时间均满足最低要求而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信号周期与周期损失时间的差值)仍有富余时,应将富余的可通行时间分配给快速路,以使得交叉口车流总延误最小。快速路入口匝道交叉口的车辆平均延误由优化前的16.76 s下降至13.18 s,同比下降21.36%;匝道最大排队长度由48.82 m缩短至33.28 m,同比下降31.83%。  相似文献   

11.
基于累积延误损失算法的GHP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不同机型的不同延误损失费用提出了一种累积延误损失算法,并建立基于该算法的地面等待策略(GHP)数学模型.该算法进行到达航班排序时,以所有航班总延误损失费用为首要排序标准,以先来先服务为第二排序标准,从而得到总延误损失费用与总延误时间值都较小的到达航班序列.同时,该算法也考虑了有后继任务的航班对到达航班序列的影响.基于该算法的GHP模型结合实际数据在实验仿真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了该算法与模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量特征对排队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资源的匮乏和流量的不确定性是造成性能问题的根源,为明确流量的方差特征和自相似性两个因素中究竟哪一个因素对排队性能影响更大,设计了两组独立的仿真试验进行分析比较。第一组实验基于一个渐进二阶自相似流体模型,通过大规模迭代计算近似求解,模型的流量分布取自实际网络流量边缘分布。第二组实验在ns2仿真工具中生成分形高斯噪声模拟流量并统计性能参数。两组实验结果均表明,排队性能受流速方差的影响远远超过受Hurst系数的影响。在实验设定的条件下,由方差引起的丢包率变化幅度比由Hurst系数引起的约高出2个数量级,平均排队时延也相差上百毫秒。而且,Hurst系数对排队性能的影响还受到方差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路边停车的机非混行延误模型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路边停车影响下的机非混行系统,分析该系统4种机非干扰类型:机-非干扰、非-机干扰、机非并行干扰和零干扰,建立W个停车位停靠1与W辆机动车下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机非混行系统的平均延误模型,并利用VISSIM软件仿真北京市西二环内某路段上路边停车导致机非混行的25种场景,对比延误数据。表明机非干扰存在轻、中、重度三类等级,其严重程度受机动车流量变化影响比受非机动车变化影响大。  相似文献   

14.
王坚  任子晖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9):1849-1853,1895
采用鱼群的某些行为来模拟重大交通事故下车辆的一些行为。如利用鱼群的避障行为,随机移动行为,约束行为等来模拟车辆的换道行为,自然行驶行为,行驶中的约束行为等。并针对鱼群的避障行为对应的车辆换道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车辆的换道模型(EMLCM),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该模型的特点。并给出了在重大交通事故下车辆的延误时间的具体模型及换道期间车辆速度和位置变化情况,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说明采用的方法和提出的模型是有效的,对延误时间的分析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单机场地面等待问题遗传算法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莉莉  史忠科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4):894-896,912
随着空中交通拥挤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立科学合理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变得十分迫切,而管理系统的核心一流量管理优化算法的研究就十分重要了,当飞机架次较多时,采用事件驱动型模型会取得较好的求解效果,但原有模型将不同类型飞机的单位延迟费用认为是相同的。从不同飞机有不同的延迟费用这一重要经济因素出发,建立了新的事件驱动型单机场地面等待模型,对模型的求解,设计了改革的序号编码遗传算法,采用上海浦东机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延时动力系统思想,提出了关于动力系统的道路交通流量的仿真新算法。针对多车道、路况可变、流量可变的复杂交通环境建立了新模型,在分析多车道封闭系统和多车道路况的基础上,本新模型可以描述前后时间段对道路交通流量的相互影响。仿真数据结果表明,新模型能够模拟交通流量变化,同时对于控制交通流量以及分析交通系统的特点是有效的。结果推广并改进了文献[2,3]中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空中交通系统作为典型复杂系统,其非线性聚合的动力学特征给延误预测带来挑战,使空中交通延误预测问题保持了开放性.近二十年来,针对此问题,利用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复杂系统建模仿真、排队理论等,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首先系统性阐述了空中交通延误产生与传播的原因,并根据预测数值类型、预测对象以及预测时间尺度对现有研究中的延误...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实现的交叉口多相位模糊逻辑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城市交叉口交通流的分布特点,给出了一种自适应交叉口多相位控制算法,考虑相邻车道上的车辆排队长度,利用多层BP神经网络实现了道路交叉口多相位模糊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设计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能有效地减少单交叉口平均车辆延误,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泛化能力,为实现交通系统智能控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模糊Petri网在飞机进近排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发达国家正在研究的最后进近间隔工具(FAST)的排序思想,利用该排序思想,讨论了模糊控制和模糊Petri网排序理论在飞机进近中的具体应用,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合理可行的排序结果,明显减少航班队列的延误。基于模糊Petri网的排序方法为解决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科学优化排序问题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