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绪渊 《科学通报》1989,34(2):114-114
固体酸的表面酸型,一般按照其对吡啶吸收-红外光谱是为离子吸收或配位吸收而区分为B酸和L酸两类。本文以甲苯催化转化反应为探针,采用脉冲微反-脉冲中毒气相色谱及吡啶吸收-红外光谱等技术,研究了Ce-Y分子筛表面特征酸位及所出现的1490 cm~(-1)谱带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氦为载气,在480~540℃及20~100ml/min 范围内,研究了 H-Y 分子筛催化剂上甲苯歧化反应脉冲动力学,导出了基于表面反应为控速步骤的双分子机理脉冲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测定了反应的有关动力学参数.认为,甲苯歧化,在本文实验条件下,是按照双分子吸附的S_N2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3.
实验测定了101.3kPa压力下四氯化碳-异丙醇-氯化锂及四氯化碳-异丙醇-氯化钙体系汽液平衡数据.分别以Furter及Rousseau拟二元模型处理溶盐三元体系,并以VanLaar方程及Wilson方程关联了拟二元体系,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用溶解度等温法研究了SmCl_3—C_(12)H_9O_3N[N—(3—次甲基呋喃)—邻氨基苯甲酸]—C_2H_5OH三元系统在25℃时的相平衡,其溶解度曲线有三支,在该温度系统有两个化合物生成:组成为SmCl_3·3C_(12)H_9O_3N·3C_2H_5OH的是固液同成份溶解的化合物;组成为SmCl_3·4C_(12)H_9O_3N的是固液异成份溶解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350~700℃温度范围内,采用脉冲微反技术,考察了 Ni—Y 分于筛催化剂上甲苯脱甲基反应动力学规律.求得表观活化能16.8kcl/mol 及吸附热为9.9kcal/mol.甲筛脱甲莽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表现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6.
7.
Ni—Y分子筛的表面酸性及对甲苯脱烷基反应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吡啶中毒脉冲色诏技术,在440~500℃范围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了 Ni—Y 分子筛的甲苯脱烷基反应表面活性中心及其催化作用.结果表明:Br(?)nsted 酸和 Lewis 酸均有催化作用.但活性规律不尽一致,它们对脱烷基反应的贡献又随温度的变化出现相反结果,在465℃以下时 B酸中心起主要作用.而在490℃以上 L 酸中心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在480℃左右二者的作用相当.催化剂再生实验指出,吡啶在 Ni—Y 上的吸附具有一定可逆性.对脉冲中毒催化剂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发现1450.4Cm~(-1)和1536.3Cm~(-1)处有吡啶分子与 L 酸和 B 酸作用的特征吸收带,给出了L 酸和 B 酸含量之比 C_L/C_B=1.68,相对含量 C_L%=62.69%,C_B%=37.31%.  相似文献   
8.
经硫酸铵分级分离,DEAE-cellulose 52,CM-cellulose 52和Sephacryl S 100HR凝胶过滤层析方法从熊猫豆黄化苗中获得了一种β-D-半乳糖苷酶,活性收率为8.0%,纯化倍数为245。经PAGE显示单一蛋白着色带,用IEF-PAGE测定其PI为4.1。SES-PAGE显示2条蛋白着色带,其相应分子量分别为40kD和29kD.Sephadex G200层析法测得表观分子量为68kD,以ONPG和PNPG为底物测得该酶的表观Km分别为3.02mmol/L和0.33mmol/L。最适pH为4.2,最适温度为52℃。以乳糖为底物测得表观Km为43mmol/L.HgCI2,DTNB,NEMI,半乳糖和乳糖对酶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对某些金属离子和化学修饰剂对酶活性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35Sr0.65Co0.7Cu0.3O3上CO氧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常压及160~200℃温度范围内,CO氧化反应速率对一氧化碳与氧分压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51和0.17;反应表现活化能为62.0kJ·mol-1。并且对该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行为、从催化剂表面氧物种的分布方式和反应性能角度出发做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鹰嘴豆β—半乳糖苷酶的提取及其氨基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鹰嘴豆种子中分离到3种β-半乳糖苷酶(酶I,酶Ⅱ和酶Ⅲ)。将酶I和酶Ⅱ纯化后,其比活力分别提高了19倍和48倍,测得它们的表现分子量分别为24000和58000,酶Ⅰ含18种氨基酸,171个氨基酸残基;酶Ⅱ含16种氨基酸,305个氨基酸残基;后者的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含量为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