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9篇 |
教育与普及 | 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2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派官绅赴日考察是清末中国学习日本之重要方式之一。清末首先提出派官员赴日,在认识到绅士的重要作用后,逐渐形成官绅并派的格局。但官绅并提却掩盖了赴日教育考察主体由官员向官员、绅士并重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熊志翔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5)
运用机制理论,对清末高教改革在新旧高教体制转换中的近代化意义、所引起的深刻变化及其内在矛盾作了分析,认为清末在高教改革开放方面的首次尝试,不仅建构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而且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光杰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5,(3):55-58
清末民初之间,记载和研究东北方言的国内文献极为匮乏。本文从与清末民初同时期的韩国、日本的汉语教科书中挖掘、梳理有关记载、研究东北方言的历史文献,为清末民初东北方言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域外资料,进而拓展东北方言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4.
梁士诒是清末民初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学界却忽略了对他的研究。他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及实践更是无人涉及,实际上,他的言行中有意无意流露出的经世致用思想,总是具有鲜明的学归实用、爱国、利民的色彩,本文对此思想特色与实践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李矜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4,(1):18-27
清末民初,是古文选本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八股取士制度解体、新学制建立动摇了此前古文选本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西学思想涌入,文字、书面语体改革等则使与古文选本关系密切之传统文化环境发生了变革。在此基础上,古文选本具备了观察此一时期文学、社会史的重要功能。然而,此前学界主要将目光集中于“新选本”,即“国文”教科书的探讨,对传统古文选本关注则相对不足。为此,本文汇辑历年来所见清末古文选本十五种,依次对其考辨、叙录,以期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8.
从20世纪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宏观角度看,清末新军建设不仅编练了一支新型的近代化军代,而且带来了中国军事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堪称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肇端.但从清王朝练军自求的微观角度看,新军却变成了王朝的掘墓了,不能说新军建设不是一次惨重的失败.封建主义的国家机体难以移植资本主义的军事制度;落后的农业经济承受不起近代化军队建设的重负;动荡的末代政局无法保障军制改革和军队建设的顺利进行,是新军建设失败的3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当今之世,说某人是个天才人物,未见得全是夸赞,然而,对于徐志摩,却只能这么说。这样一个天才人物,却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他的父亲,一位精明的中国商人精心打造成的,至少起始的时候是这样。徐申如,他的父亲,清末民初时期,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的首富,也是该镇商会的会长。徐先生一生最大的贡献,该是联合 相似文献
10.
孙建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Z1)
中国从近代开始就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银行监管及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对金融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建设起步于清末。这个时期的银行监管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清末银行监管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