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音乐教育具有启蒙与救亡两大功能。清末音乐教育的启蒙功能主要体现在以音乐为载体的精神教育、以音乐塑造新的国民性、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三个方面。清末音乐教育的救亡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救国与音乐救国,军队乐歌的激励斗志和保家卫国,以及音乐团体的鼓舞国民和挽救国家的功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清末数学教育对中国数学家的职业化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教育是决定数学研究能否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数学的专业化及数学家的职业化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有关资料,简略地考察了清末到民国期间中国引进西方“卫生”(Hygiene)概念和“卫生学”学科的历史,以及中国现代有关卫生机构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9):102-107
日译物理学教科书诞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其作者主要为留日学生。日译物理学教科书注重学生科学观的培养和实验的作用、关注教学方法指导、大量使用插图、注意规范度量衡和物理学名词并对部分原版内容进行了调整,促进了物理学知识在中国的普及,对我国现代物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机制理论,对清末高教改革在新旧高教体制转换中的近代化意义、所引起的深刻变化及其内在矛盾作了分析,认为清末在高教改革开放方面的首次尝试,不仅建构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而且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6.
梁士诒是清末民初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学界却忽略了对他的研究。他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及实践更是无人涉及,实际上,他的言行中有意无意流露出的经世致用思想,总是具有鲜明的学归实用、爱国、利民的色彩,本文对此思想特色与实践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是古文选本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八股取士制度解体、新学制建立动摇了此前古文选本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西学思想涌入,文字、书面语体改革等则使与古文选本关系密切之传统文化环境发生了变革。在此基础上,古文选本具备了观察此一时期文学、社会史的重要功能。然而,此前学界主要将目光集中于“新选本”,即“国文”教科书的探讨,对传统古文选本关注则相对不足。为此,本文汇辑历年来所见清末古文选本十五种,依次对其考辨、叙录,以期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清末中国学习日本教育的重要途径有:聘请日本教习、翻译日本书籍、派留日学生和派官绅赴日考察教育。其中对派官绅赴日考察教育研究为学界所忽视,故拟对官绅赴日教育考察的兴起与发展这一近代教育史上颇为重要的教育事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闽西籍南社诗人丘复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作了全面系统的评述。丘复又是民国前后闽粤两省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著作等身,亦略作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0.
《马家河寻兄传奇》《七襄机》《南楼记传奇》《南楼记》等四种传奇杂剧均诞生于晚清民初,并曾见于某些著录,但或只是简要提及,或被标为待访剧目,因而未能引起戏曲研究界的充分关注。上述作品皆为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戏曲史意义不容忽视,理应受到关注。鉴于版本稀见,兹述于此,并就作者和作品的来源与背景作出必要交代和力所能及的考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