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义词或下义词、泛指词和搭配五个视角为出发点,对商务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展开研究,提出对应法、增添词汇衔接手段、删减词汇衔接手段、四字结构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2.
53.
词汇是英语中重要的衔接手段,而衔接又是语篇连贯的标准之一,因此正确理解词汇衔接对语篇理解尤其是篇章主题的把握十分重要.以The Damned Human Race为例,从词汇衔接的角度分析了词汇衔接在构建语篇主题上的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语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4.
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构建大型仪器设备网络化、现代化管理模式,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化学实验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大型仪器网上预约系统,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大型仪器设备网上预约功能,该系统的投入使用为实验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55.
以O2O模式为驱动,构建数学建模课程O2O教学模式,阐述包含课程目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及习题与实验的课程总体设计方案.进而实现数学建模课程学习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提高数学建模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6.
总结目前统计学专业统计软件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以数学建模竞赛为辅助平台的改革思路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数据处理过程和大规模案例的合理引入,在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7.
多模态识读能力即多元读写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语言文化多元化和交际技术多样化,英语类专业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通过分析英语类专业学生的多模态识读意识和水平,探讨英语类专业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对Al3和Al3Li团簇可能的几种结构进行优化和频率分析,随后对所获得的结构分别采用 Becke三参数混合泛函(B3LYP)方法和耦合簇理论CCSD(T)方法计算单点能。计算结果表明:Li原子位于Al3团簇表面桥位时,能量最高;位于顶位时,能量次之;位于洞位时团簇最稳定。结合频率分析,进一步对Li原子在Al3团簇表面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位于桥位的Li原子可能通过顶位这一过渡态向Al3团簇中心位置扩散,从而形成稳定的结构。与Al3团簇相比,Al3Li(Li原子位于洞位时)团簇中,Li原子的吸附使得Al-Al原子之间的键长增加了;铝原子也由原来的电中性转变为带负电了。  相似文献   
59.
高校科研基地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科研基地以先进、集中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等科研条件为基础,凝聚了优秀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形成了规范有序的运行管理机制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将成为承扭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重要战略任务的骨干研究基地,为汇聚国际顶尖人才、形成高水平人才梯队集群创造十分适宜的条件,同时也为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研究模型未知、不稳定的不动点位置及其局部性态未知情形下的时滞混沌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方法,将模型未知时的时滞混沌运动控制到不稳定的不动点处。分析了控制系统(包括观测器、正则神经网络预测器和在线训练的线性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器)的稳定性,与现有同类方法比较,本方法收敛速度快,算法简便。仿真实验表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