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6 毫秒
21.
针对现代仪器分析的课程特点,提出“趣味性开放实验”教学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特点及内涵.结合教学过程,总结了该模式在拓展本科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针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大型仪器、增加样品前处理及数据处理环节等教学内容,开展仪器开放、内容开放及网络开放等多种形式的开放实验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等措施,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与改革。数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操作大型仪器的水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论文和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3.
通过机电一体化的凝固点装置与低温恒温槽的联用和引进凝固点实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软件,实现了采用水作溶剂准确而稳定测定尿素和蔗糖的摩尔质量。新的体系无毒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已经将其用于大面积本科实验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4.
从实验教学内容的选取、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和教学内容的拓展等3个方面,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从分析学生"惧用仪器—敢用仪器—想用仪器"的科研心态变化,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25.
建立了苦味酸的电化学定量检测方法,在pH=5.5、0.1mol·L-1HAc-NaAc缓冲液中,苦味酸在玻碳电极上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对苦味酸的还原电流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在8.0×10-7~2.0×10-4mol·L-1范围内,苦味酸的还原电流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9×10-7mol·L-1。将此方法用于模拟废水中苦味酸的检测,回收率为97.8~103.5%。  相似文献   
26.
Pt/MWCNT/GC修饰电极对萘酚体系的测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氢气还原法制备了线度为10 nm的铂纳米粒子.利用Nafion 的协同作用,将纳米铂和碳纳米管同时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形成纳米管、纳米铂网状结构.此复合修饰电极在HAc -NaAc体系中对萘酚的氧化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不仅测量灵敏度高,而且克服了单一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萘酚测定中重现性差的问题,结合微分技术,实现了萘酚异构体的同时测定.在浓度为1.0×10-6~8×10-4 mol·-1范围内,1-萘酚和2 -萘酚的半微分氧化峰电流值均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5.0×10-7和6.0×10-7 mol·L-1.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全校性通识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开设背景、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教学过程,探讨了课程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通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传授知识为导向的学习"模式(LBL)相比,PBL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在无机化学实验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适当引入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教师事前设计问题,学生预设方案,在实验中尝试寻找答案,集体讨论实验结果,尤其是反常实验现象,最后修正实验方案,总结知识要点。一个来自定性分析实验的成功教学案例表明,PBL与LBL教学模式相互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和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9.
王晓岗  王丽  樊雅娟 《实验室科学》2023,(1):155-157+161
2019年同济大学在国内率先推出“理、工、医、人文等十大特色试验班”,实施大类招生、大类管理、大类培养,对一年级学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改革。针对理科试验班,开设了一门素质课程“理科开放实验”,由数学、物理、化学、海洋科学、航空航天5个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以其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为例,分析了课程在展示不同学科的特点,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大学科”学习理念等方面取得的教学效果,对其在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就课程建设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