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通过茶园土壤采样和实验室模拟, 研究苹果酸和丁二酸对茶园土壤外源氟吸附能力和形态分布的影响. 在氟初始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低浓度有机酸 <0.42 mmol/L, 高浓度有机酸<2.1 mmol/L), 苹果酸和丁二酸对茶园土壤氟的吸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氟初始浓度较高的条件下(低浓度有机酸>0.42 mmol/L, 高浓度有机酸>2.1 mmol/L), 苹果酸和丁二酸对茶园土壤氟的吸附有增强作用, 且增强作用随吸附液氟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苹果酸比丁二酸的增强作用大. 茶园土壤外源氟大部分以残渣态存在, 其次为水溶态. 不同浓度的苹果酸和丁二酸对茶园土壤外源氟的形态转化有不同影响, 但外源氟进入茶园土壤后形态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残渣态>水溶态>有机态≈铁锰态>交换态.  相似文献   
92.
The in vitro oxidative hemolysis of human red blood cells (RBC) was used as a model to study the free radical induced damage of biological membranes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The hemolysis was induced by a water-soluble free radical initiator 2,2′-azo(2- asmidinopropane)dihydrochloride (AAPH) and inhibited by the principal polyphenolic components extracted from green tea leaves, i.e. (-)-epicatechin (EC), (-)-epigallocatechin (EGC), (-)-epicat- echin gallate (ECG),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and gallic acid (GA). Addition of AAPH at 37°C caused fast hemolysis after a short period of inhibition period, while addition of the green tea polyphenols efficiently suppressed the hemolysis in the activity sequence of EGCG>EGC>ECG≈EC>GA, demonstrating that these green tea polyphenols are effective antioxidants which could protect biological membranes from free radical 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相似文献   
93.
茶用菊花主要虫害危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菊姬(小)长管蚜、棉蛉虫、大青叶蝉、白粉虱、吹绵蚧、绿盲蝽、铜绿丽金龟、菊天牛、大桥造虫、银纹夜蛾、小地老虎、菊潜叶蝇、黄胸花蓟马、蛞蝓共14种虫害对茶用菊花品种‘杭白菊’和‘黄山贡菊’的危害特征及发生、发育特点。提出了害虫防治时间的选择、合理选择种苗、与其它农作物合理轮作和间作、加强田间管理、减少侵染来源、生物防治、物理、机械和人工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茶用菊花这些害虫的措施。  相似文献   
94.
明胶包埋壳聚糖/海藻酸钠茶多酚的缓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制备了茶多酚微胶囊,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质量分数1.0%、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0%~3.0%、氯化钙质量分数5.0%,所制得的茶多酚微胶囊的包埋率最大,用明胶包埋茶多酚微胶囊,制备了茶多酚缓释复合体系,结果表明,用明胶包埋后的微胶囊可使茶多酚的缓释性能及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5.
用 Savage法纯化并用薄层层析法鉴定短梗霉多糖 .用 Folin-酚法测定其含蛋白量为0 .5% ;用粘度法测定其分子量为 490 0 0 .用该糖对绿茶进行涂膜保存并跟踪测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结果表明 ,短梗霉多糖对绿茶中的茶多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96.
典型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越的茶香品质是名优绿茶的突出特征之一,它们的香气总体相似又各具特色。选取了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黄山毛峰4种典型名优绿茶,结合绿茶的成分与加工特点,分析了名优绿茶中的香气物质的来源及其理化性质,并对比其感官品质和香气组成。茶树的品种和生长环境、茶叶制作工艺以及贮藏条件等因素都对不同种类的名优绿茶在香气品质表现上的差异有着复杂的影响,今后,对上述名优绿茶香气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与调控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仍将是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
98.
应用AT试剂处理春茶,能提高越冬留养叶的光合速率,加速光合产物输出,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新梢的干物质积累。AT试剂在提高光合速率的同时,还使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99.
报道了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民间茶用植物的种类、茶用部位、民间命名和利用方法、分析了民间利用知识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广西是发展茶产业的理想区域,也是中国重点茶区之一。本文从基本情况、种质资源及茶树品种情况、茶类分布情况3个方面分析了广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广西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品种选育、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3个方面对产业未来的主要技术创新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广西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