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绒山羊曲细精管生殖细胞的长期培养和精子发生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是生殖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了开展对山羊精子发生过程的研究,我们首次建立了绒山羊睾丸生殖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原代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Sertolicells)由绒山羊睾丸曲细精管组织块产生,在体外共培养超过三个月.在共培养期间,观察到绒山羊的精原干细胞分化为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形态变化过程.这一方法的建立为山羊精子发生过程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基础.实验结果显示,在没有添加任何生长因子的条件下,绒山羊睾丸生殖细胞长期增生分化,不断产生精子细胞.这一结果暗示了组织块和共生的支持细胞为生殖细胞的增生和分化提供了营养因子和调节因子.生成的游离精子细胞最后全部死亡,暗示这一共培养体系不能提供变态过程所需因子.  相似文献   
22.
对湘西州近几年在山羊规模化养殖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波杂羊规模化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并就养羊效益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山区山羊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用大体解剖和组织切片方法观察研究了不同饲养条件下9只1.5岁的阿尔巴斯绒山羊在不同饲养条件下瓣胃帆的形态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瓣胃帆的粘膜是介于前胃黏膜与真胃黏膜之间的过度结构.三种不同饲养条件下,阿尔巴斯绒山羊左右瓣胃帆的大小差异(除干草组与青草组外)不显著.瓣胃帆下面的粘膜固有层内分布有管状的贲门腺,腺细胞内夹有少量的壁细胞.瓣胃帆粘膜的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内有发达的淋巴小结.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戊巴比妥钠、丙泊酚在制备山羊椎体骨缺损模型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将18头海南本地山羊纳入研究,氯胺酮肌注进行麻醉诱导,使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戊巴比妥钠静滴维持麻醉,制备山羊腰椎全椎体骨缺损并填入骨水泥动物模型。观察麻醉及手术效果、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动物手术均顺利进行,麻醉优良率为100%,无动物死亡,无胃胀、呕吐等不良反应。麻醉诱导期、麻醉期及苏醒期时长分别为15.94±1.76、121.11±9.44、42.44±6.73 min。各麻醉分期内血氧饱和度、体温、呼吸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期心率与麻醉前、诱导期及苏醒期相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氯胺酮、戊巴比妥钠、丙泊酚复合静肌麻醉,麻醉深度及进程满意,能满足经前路腹膜后行腰椎全椎体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实验操作,且具有术后动物苏醒快,不影响其生理功能,动物存活时间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6.
山羊精子电穿孔转染外源DNA影响因素及最适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山羊精子为材料用电穿孔导入法转染外源基因,为生产转基因山羊奠定基础。用血细胞计数器在显微镜下记数死亡精子数检测精子活力,并用原位杂交实验检测电击精子消化前、后阳性率,以探讨山羊精子电穿孔转染外源DNA的方法及影响因素,摸索并优化电穿孔转染程序和条件。结果显示:电穿孔导入法可用于山羊精子介导转染外源DNA;电场强度、电击时间和电击次数同时影响精子活力,其中电击时间显著影响外源DNA的内化转运(P<0.05),山羊精子最适电穿孔条件为400V、200μs、电击1次,该条件下电击后精子活力和消化前、后阳性率分别为0.45和27.6%、22.5%;最适电穿孔条件下电击洗涤精子比未洗涤精子的消化后阳性率提高14%(P<0.01),将洗涤精子与外源DNA共孵育后再电击比不孵育处理组的消化后阳性率提高5.8%(P>0.05);电穿孔处理消化后阳性率在个体间无显著差异,且电击转染的精子被内化转运到精细胞内的外源DNA分布不规则。结果表明,山羊精子电穿孔转染外源DNA的最适转染条件为对精子充分离心洗涤并与外源DNA共孵育后,在400V/200μs条件下电击1次。  相似文献   
27.
从1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4条特异性条带较多的引物,通过在供试个体中产绒量高的个体和产绒量低的个体反复配对比较试验,获得B8号引物在高原型藏山羊群体内,产绒量高的个体有共有条带为高产个体特有,而产绒量低的个体亦有共有条带为低产个体特有.在产绒量高的个体中,获得了长度为638bp共有序列,产绒量低的个体无此序列.高原型藏山羊与人的同源性为65.64%.  相似文献   
28.
安哥拉山羊与建昌黑山羊杂交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安哥拉山羊为父本级进交改良建昌黑山羊,观察杂种羊体形外貌, 定全尺,体重,产毛量,被毛品质及繁殖力。结果表明,F1、F2体尺、体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F1育成羊体重,体重,体直长,胸围以及F2成年体重,体直长,胸围极显著高于建昌黑山羊(P<0.01),F2以上的杂种羊体形外貌趋向安哥拉山羊,白色个体F1,占90.0%,F2占93.5%,F3占100.0%,F3较F2同质个体增加12.76%(P<0.05),被毛密度增大,腹毛着生好,杂种羊被毛中无髓无的细度随代数增加而变粗,有髓毛则变细,成年母羊无髓毛和两型毛的重量比,F2占82.88%,F3占94.9%,杂种羊无髓毛强度和伸长随代数增加而增加,成年母羊剪毛量F1为0.53kg,F2为0.96kg,F3为1.04kg,净毛率2O地76.7%,F3为76.0%,繁殖成活率建昌黑山羊仅为63.8%,而F1、F2和F3分别比建昌黑山羊高12.6%(P<0.05)、10.6%和7.2%。  相似文献   
29.
春季同时用口罩法和AIA法两种方法测定高原型藏山羊成年公羊日采食牧草量和牧草干物质消化率比较研究表明,口罩法和AIA法测定藏山羊公羊日采食牧草量分别为1.1293±0.3496kg和1.2761±0.1670kg,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牧草干物质消化率相应分别为70.58±9.46%和73.82±2.43%,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用AIA法测定牧草干物质消化率较用全收粪法简便、适用.  相似文献   
30.
卢福山 《青海大学学报》2004,22(4):32-34,5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298只青海本地山羊的血清运铁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被检山羊有,IFAA、TFAB、邢B三种基因型,以TFAA为优势基因型(74.5%);TF^A和TF^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624和0.1376,基因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2373和1.3111;经遗传距离分析,青海本地山羊与四川藏山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