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攀枝花科技》2007,32(4):64-64
对山羊进行去角,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成了目前山羊养殖中一项重点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圈舍不合理的情况下,角过长的羊只采食困难,同时经过去角处理的羊群能够大幅度降低因打斗造成的损失。山羊去角饲养管理的几个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羊养殖,已有一定成效。其中羊病防治在山羊养殖中地位举足轻重,而山羊临床病例中,疥癣病占相当大的比例,圈舍条件差的养殖场尤为严重。通过对攀枝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示范场"中的125例病,采用综合手段,进行了治疗,结果全部治愈,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3.
对山羊进行去角,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成了目前山羊养殖中一项重点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圈舍不合理的情况下,角过长的羊只采食困难,同时经过去角处理的羊群能够大幅度降低因打斗造成的损失。山羊去角饲养管理的几个要点如下。去角工具选择:300W电铬铁(生产中发现150W的电铬铁因功率过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发展,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畜禽养殖场污污水处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介绍了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的情况,提出了通过沼气技术对畜禽养殖污水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法,对治理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市山羊养殖已初见成效。山羊养殖除要解决良种繁育推广、包头管理技术、饲草种植等方面问题外,还要解决好其疾病的防控。山羊疾病防控目前在全市各区县引起了广泛重视,有的地区称“没做好疾病防控就不谈养殖的发展”,山羊疾病防控直接关系到山羊养殖成败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并结合兽医、营养两个方面对圈养山羊疾病的防控问题做了初步探讨。一、对攀枝花市圈养山羊疾病防控问题的认识(一)存在的问题1·养殖户观念问题(1)大多数养殖户存在小病不管、病情严重乱投药、投药一次盼康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些不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规模化肉鸭养殖的蓬勃发展,养殖业废水回用于农业灌溉是否可行,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以近年进行的规模化肉鸭养殖环境评价案例为模型,对该行业废水的产生、处理、排放情况进行疏理,并对不同农作物(水稻、棉花)在不同的时期的需水量及灌溉水质进行分析,论证规模化肉鸭养殖场污水用于农业灌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蔡锦村  魏远竹 《海峡科学》2016,(4):56-59,82
投资建设沼气工程有利于减少规模化养殖污染,实现生态效益型发展。该文基于对福建省南安市121户规模化养殖户主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规模化养殖户大中型沼气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殖规模、环保意识、对沼气工程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当地环保部门监管力度等4个因素对规模化养殖户投资沼气工程具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根据回归结果,为政府制定沼气工程发展政策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邹慧  黄勇  丁腾达  王小红 《江西科学》2014,32(6):899-902
对国内外有关畜禽规模化养殖粪污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对国内外畜禽废水治理专利技术的发展概貌和态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我国畜禽养殖特点,提出要遵循资源化、生态化的养殖原则,强调科学布局控制养殖规模,加强法制监管的建议,为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农牧业严重脱节,环境管理薄弱,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迫在眉睫。 我国规模化畜禽场的宏观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全国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这一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结构和格局由个体、分散、小规模养殖形式向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形式转变。养殖户想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高度重视生物安全问题。本文介绍了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的概念及重要意义,指出目前阿坝州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生物安全建议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波尔山羊提高成都麻羊产肉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通过波尔山羊与成都麻羊二元杂交试验,含波血75%、50%和25%的杂种羊,均比成都麻羊的产肉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含波血75%和50%的杂种羊体尺和体重均极显著大于成都麻羊(P<0.01);含波血25%的杂种羊体尺和体重也多极显著大于成都麻羊(P<0.01)。含波血75%,50%和25%的杂种羊,24月龄公羊体重比成都麻羊相应重30.9kg、25.6kg和3.6kg,分别提高78.6%、65.1%和9.2%,差异极显著(P<0.01),母羊比成都麻羊相应重21.7kg 17.3kg和4.5kg,分别提高66.6%53.1%和13.8%,差异极显著(P<0.01)。含波血75%,50%和25%的杂种羊的日增重,在哺乳期公羊比成都麻羊相应重67.4g、66.7g和15g,分别提高59.5%、58.9%和13.2%,母羊比成都麻羊相应重41.7g、50.0g和11.2g,分别提高38.5%、46.2%和10.3%。杂种羊日增重在4月龄内都还明显高于成都麻羊, 特别是含波血75%和50%的杂种羊更为突出,保持高速增重时间长,在周岁内日增重公羊是成都麻羊的2.8倍和3.0倍,母羊相应为2.1倍和2.3倍。杂种羊的繁殖性能与成都麻羊比较差异不大。含波血75%,50%和25%的杂种羊的产肉性能与成都麻羊比较提高非常明显,6月龄羯羊的胴体重分别比成都麻羊重5.9kg、5.0kg和2.5kg,屠宰率相应高8.4、6.4和3.8个百分点,净肉率分别高7.9、6.7和4.0个百分点,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发情控制技术,将超过正常数量波尔山羊的胚胎移植到普通白山羊的体内,妊娠、产仔,获得更多波尔山羊的后代,借此扩大波尔山羊的种群。  相似文献   

13.
藏山羊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藏山羊生态地理分布,生态类型和高原型蒇山羊的生态适应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蒇山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高度地带性规律;蒇山羊分为高原型和山谷型两个生态类型;高原型藏山对其所处高寒缺氧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
从5组2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对四川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共计572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研究.结果表明,16个引物扩增出125条带,其中102条带呈现多态,多态率为81.61%.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在各品种(群体)中的分布频率不同.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7533~0.9642,遗传距离指数为0.0358~0.2467.引物OPQ-06(序列为GAGCGCCTTG)未在乐至黑山羊中扩增出900bpDNA片段,而在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中出现率均为1,可作为区分乐至黑山羊和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引物OPK-03(序列为CCAGCTTAGG)未在江安黑山羊扩增出550bpDNA片段,在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中出现率均为1,可用于区分江安黑山羊和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技术对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的两只西农莎能奶山羊进行鉴定。方法提取两只克隆西农莎能奶山羊、两只受体西农莎能奶山羊母羊、西农莎能奶山羊供体细胞和两只对照组西农莎能奶山羊母羊的基因组DNA,通过5对具有显著多态性差异的引物扩增微卫星DNA序列,并对其进行微卫星DNA分析。结果两只克隆西农莎能奶山羊和供体细胞的基因型完全一致,受体母羊和对照组母羊的微卫星DNA多态性则与前两者均不相同。结论两只克隆西农莎能奶山羊基因组DNA来源于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16.
安哥拉山羊及其杂种羊父权认定的DNA指纹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DNA指纹技术对安哥拉山羊作亲子鉴定,结果发现子代个体的DNA指纹图中,谱带均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没有新带出现。父权概率为0.9889,表明(CA/GATA/TCC)5探针能有效地应用于安哥拉山羊及其杂种后代的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17.
观察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子孢子表面抗原CP 23 DNA疫苗免疫山羊诱导其产生免疫应答和保护性作用。将重组质粒pCR3.1-23经鼻粘免疫怀孕山羊,用ELISA测定IgG和IgA抗体滴度,用C.parvum卵囊经口对其后代攻虫感染。抗CP23抗体存在于免疫山羊的血浆和初乳中,且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增高。C.parvum卵囊经口感染后代,试验组山羊后代与对照组相比,卵囊排出数量减少,排出时间缩短,微小隐孢子虫表面蛋白CP 23 DNA疫苗能诱导山羊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对其后代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1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4条特异性条带较多的引物,通过在供试个体中产绒量高的个体和产绒量低的个体反复配对比较试验,获得B8号引物在高原型藏山羊群体内,产绒量高的个体有共有条带为高产个体特有,而产绒量低的个体亦有共有条带为低产个体特有.在产绒量高的个体中,获得了长度为638bp共有序列,产绒量低的个体无此序列.高原型藏山羊与人的同源性为65.64%.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态区藏山羊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的高原型藏山羊和山谷型藏山羊,应根据分布地区的生态条件和遗传资源特点,分别进行本品种选育和应用绒用、毛用、肉用及乳用品种进行改良,以保存其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基因,提高其生产性能,分别向绒用、毛用、肉用和乳用方向发展.高原型藏山羊,在海拨4000m左右的高寒地区,开展本品种选育,向绒肉兼用方向发展;由高原地貌向山谷型地貌过渡地带(海拔3000m)的地区,应用绒山羊品种改良提高产绒性能.山谷型藏山羊,在海拔2000~3000m温暖干旱地区,应用绒用山羊改良,生产山羊绒,在海拔2000m以下温暖干旱地区,应用安哥拉山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山羊生产马海毛;在温暖湿润地区,应用肉用、乳用山羊品种改良,生产山羊肉和山羊奶  相似文献   

20.
S Meinecke-Tillmann  B Meinecke 《Nature》1984,307(5952):637-638
Following reciprocal embryo transfer between sheep and goats, the embryo of the foreign species is able to induce early pregnancy but the embryos do not survive beyond the first weeks of gestation. Similar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s on sheep and goats. While the causes for early embryonic death of hybrid eggs from donor sheep are unknown, the reciprocal event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immunological implications. As a means of overcoming the reproductive barrier between sheep and goats, we have transferred interspecific chimaeric embryos. We report here the birth of a goat kid from a sheep mo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