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系统科学   369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11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型锻造水压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直接影响着水压机的使用、人身安全和锻件质量。针对50MN自由锻造水压机负载的不确定性,建立其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出动态鲁棒补偿器并结合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结果表明动态鲁棒补偿器在水压机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很好地抑制了外负载干扰,提高了电液控制系统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2.
机器人位置/力混合鲁棒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的鲁棒自适应算法,利用自适应算法调节机器人系统的未知参数,为了避免在外界干扰作用下引起自适应参数的漂移,在参数自适应律中引入死区,使自适应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滑模控制消除了死区自适应律引起的参数误差,并且具有较强的干扰抑制能力,使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能够沿环境约束运动,并与约束表面保持期望的接触力,保证了位置和力轨迹跟踪的鲁棒性与精确性。二连杆机器人的仿真分析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给出了扑翼微型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鲁棒控制的新方法。飞行过程的复杂性使得姿态控制器的设计极具挑战性,主要困难是系统表现为非线性、不确定性、多变量参数耦合以及各种干扰。由于自适应鲁棒控制不依赖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所以将系统分为名义模型、结构不确定性和非结构不确定性,对其分别设计直接反馈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和鲁棒控制器,并用李亚普诺夫定理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一类多状态时滞不确定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妹  邵惠鹤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1):2547-2549,2615
针对一类多状态时滞多面体不确定对象,提出了一种鲁棒预测控制算法。基于参数相关的李亚普诺夫函数,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通过求解满足若干线性矩阵不等式条件的上界值的最优化问题,获得了约束范围内满足系统鲁棒性能的最优控制律。优化问题的可行性保证了算法的鲁棒稳定性。仿真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宋昕  汪晋宽  韩英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2):2786-2789
作为一种梯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LMS算法因简单有效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存在偏差的情况下,LMS算法的性能较差.针对上述问题,考虑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对LMS算法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角载入的鲁棒约束LMS算法,并对算法的对角载入因子和收敛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保证算法收敛的步长取值范围.该算法利用对角载入的特性,可有效的抑制各种偏差所带来的影响,收敛速度快,抗扰动性强,对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可以保证阵列输出的信干噪比接近最优值.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约束LMS算法相比,基于对角载入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克服时延和不确定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一种新的切换观测器和相应的切换控制器,给出了对任意切换规则和延迟周期数,都能保证整个闭环网络化切换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了求解切换观测器增益和切换控制器增益的锥补线性化方法,仿真实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研究时不变线性系统状态反馈鲁棒极点配置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衡量系统鲁棒性的目标函数,该目标函数定量考虑了不确定性对闭环系统特征值的影响.然后通过对某些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闭环特征向量和状态反馈矩阵的参数表达式.基于提出的目标函数和闭环特征向量矩阵的参数解,给出了目标函数梯度的显式表达式,从而可以用成熟的基于给出梯度信息的优化方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而得到最优解.通过实际例子和现有方法的比较,结果显示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考虑具有大运行范围飞控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基于最佳拟合的方法,建立了适合大运行范围的飞行控制系统模型,从而将其转化为一类与摄动参数呈多项式函数关系的不确定性模型.对某模型飞机控制系统,采用文中鲁棒控制方法,对其进行了鲁棒镇定控制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9.
针对不确定随机马尔可夫跳跃系统,研究其静态输出反馈控制问题.目的在于寻找输出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均方稳定.通过Lyapunov函数方法以矩阵不等式形式建立了这类系统输出反馈可镇定的充分条件;采用替换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方法给出了这些非线性矩阵不等式的一种解法,并给出了静态反馈控制律的求解算法.仿真算例说明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一类广义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对所有容许的不确定性闭环系统正则,无脉冲且渐近稳定.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原理和相关引理为该类系统确定期望的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表达式,并利用MATLAB中的LMI工具箱进行算法编程与求解,从而较为方便地为实际系统确定具体的状态反馈控制器提供依据.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