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505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疆北山裂谷带西缘若羌县赤石山地区存在大型变质核杂岩构造。其下拆离盘为古元古界结晶基底杂岩 ,上拆离盘为中元古界白湖群变质岩系 ,滑脱拆离带为已变形的大型韧性正断层。核杂岩南、北侧发育上叠盆地 ,北侧形成“年轻”正断层及同构造期岩浆岩。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晚古生代北山陆内裂谷区域伸展有直接联系。该区变质核杂岩的首次厘定 ,对深化北山裂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试论长江文化繁衍的区位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自然生态环境角度,探讨了长江文化繁衍的区位条件,分析表明,长江流域地处世界亚热带的一方宝地,是滋养文化的“绿洲”和“沃土”,贯穿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促成了文化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背靠“世界屋脊”,面向浩翰海洋,成为文化交流的屏障与通道,位于自然过渡区和生态交错带,呈现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93.
和田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成因辨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认为和田河流域的脆弱生态环境是长期的自然作用过程及人类活动干预下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有脆弱性的一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退化的进程。和田河流域脆弱生态环境是水、植被环境恶化导致的生态平衡失调形成的。总体表现为以荒漠化为主体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并通过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干旱、风沙、盐碱、洪灾等表现出来。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中等脆弱。  相似文献   
94.
白龙江位于甘肃南部,属长江水系,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3.18万平方公里。作者对采自甘肃省白龙江流域的200余号羽藓科Thuidiaceae植物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共鉴定出羽藓科植物8属15种,其中甘肃省新记录属1个,新记录种6个,并对其地理分布、区系成分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5.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矿石物质成分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新发现的超大型细脉浸染型铜(金)矿.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矿石学研究,表明矿石类型主要分为氧化矿石、次生硫化物矿石和细脉浸染状硫化物矿石三大类型.矿石主要为细脉浸染状.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其次是辉铜矿等.主要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约占矿物总量的60%~70%;其次是红柱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绿帘石、石榴子石等.矿石主成矿元素以Cu为主,伴生有用组分为Au,Ag,Zn和Pb等.  相似文献   
96.
洛阳盆地平原区全新世地貌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洛阳盆地平原区典型剖面的物质组成、测年数据和考古遗址空间分布特点的综合分析显示,该地区全新世地貌环境经历了伊、洛河一、二级阶地形成、阶地面接受洪积冲积物质和风尘物质不断加积、伊、洛河夹河滩地不断扩大的演变过程.二级阶地形成于全新世初期,一级阶地形成于约3.1 ka BP,阶地形成的原因以气候变化为主,因此两级阶地为气候阶地;夹河滩地自晚全新世开始,因伊、洛河汇流点东移而不断扩大;引起滩地扩大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7.
东岛牛塘为目前在西沙群岛少见的淡水型湖泊,其中保存完好的粪土沉积物记录了距今1 300年来东岛生态环境演化历史.对DY4粪土沉积柱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 400 AD前,东岛海鸟数量较多,牛塘湖岸周围植被生长较为繁盛,而在1 400~1 850 AD期间,东岛海鸟数量和植被生长都处于低谷.通过综合对比研究区、中国乃至北半球降雨量、温度变化记录,发现1 400 AD前岛屿生物量较高的时期对应于暖干的中世纪温暖期,而低生物量时期与凉湿的小冰期一致,证明南海热带孤立岛屿生态系统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响应非常灵敏.  相似文献   
98.
Clay minerals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evolu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y being able to track oceanic current variations and to reveal contemporaneous paleoclimaUc changes prevailing in continental source areas.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ivers inputting terrigenous matters to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e Pearl River was not previously paid attention to from the viewpoint of clay mineralogy.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tailed study on clay minerals in surface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Pearl River drainage basin (including all three main channels, various branches, and the Lingdingyang in the estuary) by using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lay mineral assemblage consists dominantly of kaolinite (35%-65%), lesser abundance of chlorite (20%-35%) and illite (12%-42%), and very scare smectite occurrences (generally 〈5%). Their respective distribution does not present any obvious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e Pearl River drainage basin. However, downstream the Pearl River to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e clay mineral assemblage varies significantly: kaolinite decreases gradually, smecUte and illite increase gradually. Additionally, illite chemistry index steps down and illite crystallinity steps up. These variations indicate the contribution of major kaolinite, lesser illite and chlorite, and very scarce smecUte to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from the Pearl River drainage basin. The maximum contribution of clay minerals from the Pearl River is 72% to the northern margin and only 15% to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both glacials and interglacials, kaolinite indicates that the ability of mechanical erosion occurred in the Pearl River drainage basin.  相似文献   
99.
城市雨水流域汇水区自动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汇水区划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流域地形分割技术,通过专业的GIS地形处理软件,建立了城市雨水流域汇水区的自动划分方法,其划分过程主要由构建格网DEM、格网点流向定义、汇流网络提取、子汇流区域划分、子汇流区域生成城市流域汇水区和流域汇水区编码6步组成。实验证明,雨水流域汇水区的自动划分方法不仅操作性较强,而且大大提高了汇水区划分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焉耆盆地中生代盆地的演化。方法通过盆地断裂活动特征、沉积演化特征探讨盆地演化阶段。结果盆地断裂活动分为3个阶段,中晚三叠世挤压断层发育阶段、侏罗纪—早白垩世伸展正断层发育阶段和晚白垩世挤压逆冲断层发育阶段;沉积演化分为两个阶段,中—晚三叠世挤压环境的辫状河—浅湖相沉积,早—中侏罗世伸展环境的辫状河—浅湖相沉积。结论焉耆盆地中生代的演化可分为中晚三叠世前陆盆地阶段、侏罗纪—早白垩世的伸展阶段和晚白垩世的挤压抬升阶段3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