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64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31.
文章基于我国31省市的农村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农村地区在财力约束条件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优先序进行了灰关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税费改革后,农村地区有限的自有财力和上级转移支付只能优先对农林水事、教育和公共安全加以扶持,而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则相当薄弱,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缺口仍然很大.基于实证和农村地区县乡财政存在的共性问题,文章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需优先序及相关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32.
 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两种形式赋存在泥页岩中,泥页岩中的微孔隙和微裂缝是页岩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孔裂隙的发育程度关系到泥页岩中含气量的多少。结合场发射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台头剖面上古生界泥页岩中微孔隙和微裂缝的形态进行分析,并对微米级孔隙、纳米级孔隙、裂缝的大小和发育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认为:台头剖面泥页岩中微米级孔隙孔径平均值分布范围为1.32~5.58 μm,平均面孔率分布范围为19.48%~23.66%,有机质纳米级孔隙平均孔径分布范围为56.51~80.75 nm,平均面孔率分布范围为7.45%~9.66%,裂缝百分数分布于0.69%~5.13%,有效孔隙度为0.25%~1.33%,占总孔隙的16%~46%。综合分析认为台头剖面山西组泥页岩储层最佳,山西组泥页岩埋深较浅,微米级孔隙发育,裂缝百分数和可动流体百分数分别为2.18%、10.82%,有效孔隙度均值为0.76%,占总孔隙的16%~41%。  相似文献   
633.
 物源方向研究是沉积相研究的重要内容,物源方向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古水流的方向,控制了砂体的展布范围和延伸趋势。因此,物源方向的分析和研究对沉积相展布、储层评价及油气成藏等综合分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盆地区域地质背景、重矿物组合、砂岩厚度及沉积砂体展布特征,对松辽盆地大安沿江地区葡萄花油层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大安沿江地区葡萄花油层西区受西北物源(北西、北西西两分支)控制,南山湾地区受北部物源北东向分支控制。  相似文献   
634.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较其他高校更为艰难.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民族地区高校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的就业工作路径.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增强就业工作的执行力;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保障力;拓展就业工作思路,提升就业工作的推动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践行“平民大学”理念,扩大学校影响力.  相似文献   
635.
黄河河源区近1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80和90年代2期土地覆被数据表明,随着黄河河源区自然条件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强度加大,使黄河河源区草地面积明显减少,尤其是覆盖度高的天然草场.沙地裸地的面积迅速增加,表明黄河河源区的土地覆被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对黄河河源区土地覆被结构与变化过程、空间景观特征研究得出,近10年来,流域土地覆被格局由依赖高覆盖度草地转变为其他覆被类型,高覆盖度草地已经明显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636.
康健  金虹  邵腾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8):106-112
 室外物理环境是严寒地区村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交通噪声凸显、传统声景消失、风环境恶劣是村镇物理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村镇噪声控制、乡村声景营造和村镇风环境改善等方面,概述“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研究进展,并从村镇用地形态、规划布局模式、主干路等级及形式、住宅院落设计、绿化植物配置、保护利用自然声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改善技术及策略。  相似文献   
637.
寒区隧道轴向及径向温度分布理论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考虑与隧道纵向深度及时间相关的非齐次对流边界条件,建立寒区圆形隧道传热模型,利用叠加原理及贝塞尔特征函数的正交及展开定理,得到了寒区隧道围岩径向温度的理论解.利用能量守恒法及经验公式法求得寒区隧道洞内气体年平均气温及年温度振幅沿隧道轴向随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并得出年平均温度在隧道轴线方向呈指数增长,而年温度振幅呈负指数增长.将隧道围岩轴向和径向温度场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两者吻合得非常好.在确定洞口外气温分布规律、风速及围岩的热物性参数后,通过围岩轴向及径向温度场理论解便可计算隧道洞内及围岩温度分布规律,并确定寒区隧道防寒保暖段的设防长度.同时,该解析法可用于验证其他数值方法的计算结果,也便于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同类寒区隧道温度场的计算,因而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8.
对于Itti的显著图模型的感兴趣区域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检测结果与视觉感知有差异以及转移过程中同一目标内出现多个感兴趣区域检测结果等问题,引入灰度尺度变化特征和CV模型,以使感兴趣区域检测结果更符合人的视觉感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到的感兴趣区域与人的视觉感知结果吻合率为77.6%,高于Itti模型的72.8%。  相似文献   
639.
以洞庭湖腹地大通湖地区为例,基于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非结构网格,模拟研究了全球变暖背景下不同暴雨对平原湖区涝灾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强度暴雨下区域内涝灾分布情况及致涝率,并定量计算分析了暴雨强度的增加对内涝造成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涝灾预测与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40.
从现有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讨论入手,剖析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实质,然后结合实例拆解二者在融合过程中的优劣对比,并给出了一定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