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6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可溶性NF-κB相互作用多肽,首先以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获得的NF-κB相互作用多肽的酵母表达质粒pGAD GH/pp10为模板,扩增多肽基因片段,后经BglⅡ,StuⅠ双酶切后连接到pET-42a(+)载体中,构建GST/多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将GST/多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入BL-21菌株,用0.4 mmol/L IPTG于30 ℃诱导表达4 h,后经GST亲和纯化GST/多肽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度.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NF-κB相互作用多肽的GST/多肽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进行了GST/多肽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的表达为可溶性表达,最终纯化获得纯度约为80%的可溶性GST/多肽融合蛋白,这将为后继利用GST pull-down,Bio-sensor,EMSA等实验进一步验证NF-κB相互作用多肽的功能提供可靠的材料来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用针刺麦胚,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处理,镁离子洗涤,钙离子调节,DNA浸泡,将人参种子DNA导入小麦种子中。然后置于25℃暗室培养数日,在小麦幼苗提取液中鉴别出异样的蛋白质和多肽。  相似文献   
23.
通过将乙醇加入聚(L-谷氨酸-γ-苯甲酯)(PBLG)-聚乙二醇(PEG)接枝共聚物(PBLG-g-PEG)的有机溶液中制备了聚合物胶束。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粘度法、动态光散射(DLS)、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IR)等手段研究了PBLG分子链构象转变对PBLG-g-PEG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肽接枝共聚物能够在乙醇中自组装形成胶束,三氟醋酸(TFA)的加入不但改变了共聚物中PBLG链段的分子链构象,提高了形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而且还改变了聚集态的形貌。  相似文献   
24.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SI (PSI-1 and PSI-2) particles in some higher plants. These two types of PSI particles are proved to differ in organ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on thylakoid membranes. PSI-1 mainly exists in the non-partition regions of thylakoids, while PSI-2 mainly in the partition regions.  相似文献   
25.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草鱼蛋白酶解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草鱼蛋白两段酶解的条件分别进行优化,第一段酶解复合使用胰酶/风味蛋白酶(质量比为4:1),以蛋白质利用率为响应值;第二段酶解用木瓜蛋白酶,以肽得率为响应值.最终确定第一段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E)与底物(S)的质量比为0.3:100,温度为53℃,时间为5.90h;第二段酶解的最优条件为:E与S的质量比为0.12:100,温度为60℃,时间为5.60h.利用凝胶色谱测得最优条件下制备酶解液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介于714~8790之间,酶解液中肽含量超过50%(质量分数),与响应面模型所预测的肽得率(52.55%)相吻合.  相似文献   
26.
用13CNMR方法研究了丙烯酸及丙烯腈对多肽分子接枝共聚功能化修饰机理,发现经功能化修饰后的接枝共聚物在δ=69.6、44.1~44.5处有特征共振峰.功能化修饰是引起多肽分子的皮革复鞣填充性能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为优化鳙鱼活性多肽酶法制备工艺,分析了鳙鱼肉糜预处理温度和酶解温度对水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85℃水浴中加热预处理20 min,酶解温度设为55~75℃.经均匀设计实验优选和最优条件验证实验证实,以氮溶指数为指标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8.0 h,固液比1∶4.25,蛋白酶A用量3‰,酶解温度75℃,产物氮溶指数达80.54%;以多肽得率为指标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8.0 h,固液比1∶2,蛋白酶A用量3‰,酶解温度75℃,产物多肽得率达11.92%;以产物总抗氧化指数为指标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1.0 h,固液比1∶6,蛋白酶A用量3‰,酶解温度55℃,所得产物总抗氧化指数达87.42‰.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花生球蛋白、伴花生球蛋白Ⅰ和伴花生球蛋白Ⅱ及其组成多肽的氨基酸组成 ,筛选高甲硫氨酸多肽并研究其在花生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的合成降解规律 方法 :花生球蛋白、伴花生球蛋白Ⅰ和Ⅱ经SephadexG - 10 0纯化后 ,再以制备电泳和电泳洗脱得到高纯度的 5种多肽 ;酸水解法测定了花生球蛋白、伴花生球蛋白Ⅰ和Ⅱ以及 5种多肽的氨基酸组成 ;WesternBlot分析了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 17 5× 10 3多肽的合成降解规律 结果 :花生球蛋白、伴花生球蛋白Ⅰ和Ⅱ以及 5种多肽均含有 17种氨基酸 (包括 8种必需氨基酸 ) ,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为最高 ,约为总量的 4 5% ;而甲硫氨酸含量水平都极低 在这 5种多肽中 ,17 5× 10 3多肽的甲硫氨酸含量最高 17 5× 10 3多肽在花生种子发育早期开始合成 ,而在种子吸涨 60h时发生降解 结论 :17 5× 10 3多肽的甲硫氨酸含量最高 ,在花生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它的合成降解规律与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Ⅰ不同  相似文献   
29.
通过N-芴甲氧羰基(N-fluorenylmethoxycarbonyl,Fmoc)作为α-氨基的保护基,以逐个延伸的固相合成法合成TAT-PTD多肽,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鉴定合成多肽的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研究合成的TAT-PTD多肽与质粒DNA相互作用,实验表明TAT-PTD多肽与质粒DNA可以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靠近并结合,于是为下一步小单孢菌基因工程的细胞转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测定不同水解度(DH)时酱渣多肽及其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随反应物浓度增加,两者抗氧化性增强;两者的DPPH.清除率与DH并非呈线性关系;DH<14.2%时,两者的.OH清除率随DH的升高而降低;两者的还原力变化趋势不同,DH>12.2%时,酱渣多肽还原力随DH增大逐渐减少,DH>8.2%时,MRPS的还原力随DH提高逐渐增大.与某些多肽类物质和MRPS相比,酱渣多肽及其MRPS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和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