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22篇
综合类   17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酒草在高、中、低3个光照水平下,氮和镁在根、茎、叶中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水平显著的影响了白酒草对叶和根的氮和镁的分配,而对于氮和镁在茎中的分配没有显著影响.高光照水平下,更多的氮和镁被分配到根中.低光照水平下.白酒草将较多的氮和镁分配至叶中.不同光照水平下白酒草氮镁分配方式和生物量分配方式的相似性说明.在氮和镁的分配利用上,植物也存在功能平衡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反馈调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膳食纤维与肠道细菌对人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体肠道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的共生与捕食关系影响着人体健康 .有害菌群产生大量毒素 ,当有害菌在肠道生态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时 ,会使体内器官产生重大疾病 .食物纤维可以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并抑制有害菌的产生 .通过对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内因子肠道菌群及外因子食物纤维的研究 ,讨论并分析了食物纤维的摄入量与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的相互制约关系 ,阐述了二者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3.
几种栽培灵芝菌丝体生长营养条件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种栽培灵芝品种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及不同种配方的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实验 ,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和最佳培养基配方 .试验结果表明 :三种栽培灵芝菌株菌丝体在玉米粉、可溶性淀粉、蔗糖、葡萄糖、乳糖和麦牙糖这几种碳源中 ,以玉米粉为最适碳源 ;在花生饼粉、酵母膏、蛋白胨等几种氮源中 ,以花生饼粉为最适氮源 .并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和大量元素对菌丝体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且其影响效果可以累加 .  相似文献   
24.
谷氨酰胺的代谢特点与运动营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谷氨酰胺是体内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对于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免疫功能均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运动形式下,GLU的代谢特点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GLU还是免疫系统的重要代谢底物,其含量的下降将会导致器官损伤、免疫机能下降。因此,在运动员的营养研究中,对GLU的研究较多,这里对之做一综述,以更好地掌握和了解GLU代谢与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掺杂Fe3+的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氮氧化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Fe(NO3)3*9H2O,采用浸渍的方法,制备了掺Fe3+的纳米TiO2.讨论了此种纳米TiO2对氮氧化物的光催化效率,并分析了Fe3+在催化过程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Fe3+明显提高了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在室内自然光作用下对较高质量浓度的氮氧化物均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通过对TEM照片和XRD谱的分析,从能级理论解释了Fe3+提高催化活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6.
Isoetes sinensis Palmer (Isoetaceae) is an aquatic or amphibious plant that is critically endangered in China. Previous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e 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CAM)-like photosynthetic pathway occurs commonly in submerged leaves in genusIsoetes. Water chemistry parameters and the titratable acidity content of the plant extract were measured from samples obtained in the early morning (7∶00) and late afternoon (15∶00) from twoI. sinensis populations in China. One population occurs in the eulittoral zone of a freshwater tidal river at low elevation (134 m) and another occurs in a densely vegetated, high elevation (1 100 m) alpine shallow poo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 and titratable acidity of the plant extract were detected between the morning and afternoon samples. These changes are associated with diurnal changes in water chemistry. Our results provide the first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CAM pathway in the East Asian endemicIsoetes sinensis Palmer. The magnitude of fluctuations in the titratable acidity of the plant extract 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e carbon limitation imposed on the plants by its aquatic habitat.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State Key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G2000046805) Biography:Pang Xin-an (1974-), male, Master candidate, research direc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相似文献   
27.
文章对银杏采叶林氮、磷、钾不同配比的施肥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N、P、K不同配比施肥后,对银杏的叶片面积、单叶质量和单株产叶量有明显的增长效果,增长幅度分别为:9.2%-22.5%、14.3%-29.5%和19.0%-55.1%。尤以N:P2P5:K20为6:2:2的配比最为显著,增长幅度分别为22.5%、29.5%和55.1%。  相似文献   
28.
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了土壤、植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情况,提出应用高光谱遥感和叶绿素荧光进行氮素营养诊断的可能性,并对完善氮素营养诊断方法和拓宽诊断内容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9.
氮的环境污染是严重的,多种形态的氮(氨氮、硝氮和亚硝氮)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水体富营养化是氮环境污染物的一种表现.由于在不同氧化还原环境条件下它们可相互转化,单独去除其中某种状态的氮意义不十分重要.介绍了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化学计量、质量守恒和能量转化途径,以及氮的转化和几种脱氮技术——ANAMMOX、SHARON、OLAND等.这些技术的探索为含氮污水处理、地下水污染控制和水体的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应用基础,也可对氮的区域污染控制、面源氮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0.
垞城煤矿井下氮气窒息事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多个煤矿发生过氮气缺氧窒息伤亡事故,一般认为是由于瓦斯风化带中的N2涌出所致。但在徐州垞城煤矿,氮气窒息事故不仅在浅部,也在深部采区发生。分析该矿煤系地层后发现,在氮气窒息事故发生的地点,煤层上方均有红层。根据地球化学理论,可以认为该矿煤系地层中氮气的来源于红层的氧化作用,即成煤物质中的氮元素在成煤阶段形成NH3,上升遇到红层时,可被红层中的Fe2O3氧化生成N2,并赋存在岩层之中。岩石中赋存的N2可通过断层裂隙进入采矿空间,从而造成氮气窒息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