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41.
中兆沟为一泥石流频发地区,曾于1989年和2008年雨季发生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其中1989年泥石流灾情较为严重.本研究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之上,在分析中兆沟泥石流流域分区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地形、水源、物源3方面着手,计算泥石流的流体重度、流量、流速、整体冲压力.计算结果显示,中兆沟泥石流为易发性暴雨沟谷泥石流,存在较大危害性.  相似文献   
42.
汶川(Ms 8.0)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作用和滑坡、泥石流剥蚀作用如何影响龙门山的地貌生长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者以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为例,利用野外实测资料、航片和数字高程资料,开展了红椿沟流域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与滑坡、泥石流的表面侵蚀过程及其对龙门山地貌生长约束方面的定量研究,获得以下初步认识:(1)红椿沟位于汶川地震震中区的高山峡谷,发震断裂——北川断裂从该沟切过。(2)汶川地震触发的同震滑坡体积达3.800 1×106 m3,是震前滑坡量的3倍。(3)2010-08-13和2010-08-18强降雨形成的震后泥石流体积为0.705×106 m3,表明震后强降雨使同震滑坡量的20%转化为泥石流。(4)红椿沟泥石流将0.485×106 m3固体物质输入岷江河道(主河),导致河道变窄、河床升高、河床比降增大。(5)冲入河道量与同震滑坡量之间的转化率约为13%,冲入河道量与泥石流量之间的转化率为70%。(6)在红椿沟流域同震的滑坡体积(3.800 1×106 m3)小于同震的构造抬升体积(6.67×106 m3),仅有约57%的构造抬升量转化为滑坡量,表明以逆冲-走滑作用为特征的汶川地震所导致的构造抬升量大于滑坡量,将使龙门山地貌产生新的抬升和生长。  相似文献   
43.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雨水利用存在的径流污染情况,从雨水污染源规划-地表径流处理-雨水收集口的设置-雨水汇处理的一个完整的雨水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的开源节流方法,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能达到生活和工业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44.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韭园沟流域为研究样区,以1∶1万地形图所建立的不同分辨率DEM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分辨率所提取坡度的面积误差变化规律,提出了面积百分比加权总体误差的指标.在随机选取的20个试验样区得到了上述误差指标与分辨率的线性函数关系,通过本函数的反函数可以由已知误差求得所需要的分辨率范围,并且在16个随机检验样区模型通过了检验.  相似文献   
45.
By comparison of volumes and ^137Cs Contents of the deposited sediments before and after 1993,changes of specific sediment yields and relative sediment contributions from the gully area and from the inter gully area after closing cultivation on the later area on a small catchment of Zhaojia Gully,in the Rolling Loess Plateau,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Closing cultivation in a large scale has not resulted in decrease but increase of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and the relative sediment contribution of the inter-gully area,and in increase of the sediment yield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gully area,for a short term.The mean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of 29650 t km^-2a^-1 of 1994-1996 in the catchment was 2.2 times the average value of 13413 t km^-2 a^-1 for a long term.The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of the inter-gully area decreased from the 14335t km^-2a^-1 in 1994 to 7034 t km^-2 a^-1 in 1995 and 3517 t km^-1a^-1 in 1996 which was much greater than the value of 21118 t km^-2 a^-1 before 1993.The relative sediment contribution from the inter-gully area decreased form 23% in 1994 to 15% in 1995 and 6% in 1996,while the contribution from the gully area increased form 77% in 1994 to 85% in 1995 and 94% in 1996.It is suggested that compacting of ploughed soils resulted in increasing of the erosion resistance but in decreasing of the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therefore,the soil erosion reduced but the runoff amount increased on the inter-gully area.Increase of delivering runoff from the inter-gully area to the gully area should result in activeness of gully erosion and mass movements,consequently,in increase of the total sediment yield from the catchment.  相似文献   
46.
 为减少交通工程建设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降雨特性,制定了3个地区的暴雨公式;用青藏高原典型土壤进行了裸土、纯草皮、三维网草皮的边坡冲刷试验,获得了两种草皮的抗冲刷流速,并与西安黄土的抗冲刷流速进行对照;考虑坡面微地形的影响,将坡面水流概化为抛物线形浅沟流,通过现场实测确定了相关参数;计算了西宁、玉树、拉萨、德令哈4个地区的边坡水流参数,并结合室内冲刷试验结果,提出适用于4个地区的生态边坡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47.
以水土保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采用野外调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项目实施前后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了项目区土壤侵蚀面积、输沙模数及空间分布信息.利用软件Fragstats3.3对项目实施前后的2个时期栅格格式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数据,从斑块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研究了6 a间土壤侵蚀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8.
黄土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减水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流域水沙耦合模型中的产流模式,将水土保持减水型措施和植被型措施在减流中的作用定量分割开来,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高度综合治理的插财主沟和杨家沟小流域平均减水分别为66.2%和58.7%.其中减水型措施分别减水42.0%和19.8%,植被型措施分别为24.2%和38.9%.与未治理小流域相比,综合治理使小流域拦蓄水程度明显提高,减水型措施拦蓄径流作用显高于植被型措施.  相似文献   
49.
针对汶川强震区5条典型窄陡沟道型泥石流进行实地勘察。通过室内颗分试验、激光衍射粒度分析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了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的基本发育特征、堆积物颗粒级配和黏土矿物定量组成。结果表明:(1)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典型发育特征除了地形地貌上的“窄”和“陡”外,震后松散物源量中崩滑物源和沟道堆积物源显著增多,动储量比例增大,造成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危险性显著提高。(2)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堆积物固体颗粒级配分布范围较广,连续性较好。级配曲线不均匀系数均大于5,曲率系数在0.95~3之间,无缺失粒组;粒径小于0.075mm的粉粒含量均在0.5%以下,粒径小于0.005mm黏粒含量均在0.11%以下,不同沟道间差别较小。(3)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堆积物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三种黏土矿物组成,各自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6%、38.8%、15.6%。伊利石和绿泥石总含量均超过75%,伊蒙混层含量均在25%以下。开展汶川强震区的典型窄沟型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对于地质灾害泥石流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为了深入研究夯土遗址径流型冲沟病害的发育机理与科学防治方法,展开径流型冲沟发育活跃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选择具有相同赋存区域、时代和工艺属性、分布于研究区的线性夯土遗址明长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7处明长城1 km长度遗址上冲沟的数量和形态特征的调查统计,提出表征一个地区冲沟发育活跃程度的特征值冲沟线性密度和收缩率.利用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崩解速率、液性指数、黏聚力、年均降雨量、年均日极端降雨量和年均气温日较差作为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通过熵权灰色关联法建立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得到系统内的影响因素关联大小为崩解速率>液性指数>黏聚力>年均气温日较差>年均降雨量>年均日极端降雨量.在西北干旱区夯土遗址径流型冲沟发育过程中,夯土自身因素的影响比环境因素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