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自然灾害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关键词。诚然,一些灾害诸如地震、台风等也许非人力因素可控;但连年洪灾,不仅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因素。魏源《洞庭吟》即总结了当时长江水患形成的原因,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天命说,认为上游乱砍滥伐山林造成水土流失,滨湖地区盲目围垦导致蓄洪区逐渐缩小,是造成水灾的重要原因,这一认识在当今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语义演变背后的认知机制。喻体的特征是多层次、多侧面、系统的,喻体潜在特征随着人们的认知深化得以显现,引发跨域意义转移。概念转喻机制及其突显原则对大部分词义的发展做出合理解释。大多数词义变化是由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结果。隐喻和转喻是基本的认知方式,在概念结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是互补分布的。  相似文献   
63.
当今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色彩斑斓,却很少有章法,既失去了个性,也没有了特色,众多城市沦为千城一面的下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对城市意象的提炼和规划,由此造成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万乱之源。为此,我们需要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城市意象的重要引领和控制意义,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结合的层面上,探讨城市意象的提炼和规划,从而使得一座城市变得丰满而有个性,并且为自己赢得适宜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4.
明清以来在贵州东南部一个偏僻村落三门塘所建造的各种桥,成为表达不同时期人们价值观的符号体系,村落文化通过这一符号意义历代相传,并成为村落内部与外部,民众、士绅、官员之间互为沟通的一套解释话语。人们通过桥缔结关系,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超自然之间的意义秩序。  相似文献   
65.
"亲"是2011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它不仅在网上流行而且也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不反映人们彼此间的各种关系及所拥有的社会评价,所以本文认为"亲"属于称呼语。我们搜集了"亲"泛化的各种表现,并且对它的词义进行考察分析,认为"亲"是"亲爱的"缩略形式。从淘宝购物、交际需求、称呼语的缺失和社会功能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亲"泛化的原因,并且对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6.
辅导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是我国在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的一组命题。在充分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进而厘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辅导员职业化的进程。其推进策略有:(1)转变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职业观;(2)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强化辅导员的资格制度;(3)完善辅导员考评综合机制,重视辅导员业绩的激励。  相似文献   
67.
在语言这个科学系统中,词汇是最活跃、最具可变性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词汇结构并不是词汇变化的主要方面,因而研究词义变化就显得尤其重要。运用原型理论来探究词汇领域稳定性与灵活性并存的现象,能够更好地分析出词义变化机制。这对英语的词汇学习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8.
法律思维是诸多思维中的一种。可以把法律思维区分为以法律人为主体,依托于法律方法而进行的“根据法律的思维”和依托于法学方法而展开的“关于法律的思维”两种。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具有内在关联,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法律思维是对法律人根据法律裁判案件时思维的一种总体概括和把握,法律方法则主要是指法律人根据法律裁判案件时所运用到的一些具体方法。立足于法律方法论的视角,分析法律思维对法律方法的导向指引作用,有助于构建法律方法论的逻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法律方法的异化。  相似文献   
69.
以90名全日制大一学生为受试,运用基于选择和翻译两个任务的句法阅读测试,对认知语境在句法歧义句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综合阅读测试、有声思维和访谈等三种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果表明:语言知识、情景知识和背景知识的内化能够加速句法歧义句的理解;共有的认知语境能够促进句法歧义句的意义建构;此外,认知语境会使句子理解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间形成反差,从而限制歧义句的理解。最后提出,广大外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环境,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语境,从而提高学生句法阅读的能力,继而提高篇章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70.
本文对聚丙烯(PP)与热塑性聚氨酯(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分散相的形态、熔体的流变性质、共混物的热性质及初生纤维的染色性等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PP与PU为不相容的两相体系,PU以分散相分布于PP基质之中,其尺寸及形状随组成而变;共混物熔体的粘度-组成曲线上呈现一个极小值:当PU含量较低时,共混物的耐热性与纯PP相近;初生纤维的染色性也随PU含量的增加,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