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38篇
自然研究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石栎是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的重要伴生树种。以花序特征、座果情况、座果率和生殖投资等指标分析研究不同生境中石栎种群的生殖特征,以果实长度、宽度和重量作为果实大小的指标,宽/长作为果实形状的指标,对不同生境中石栎种群的果实形态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表明:米槠为主的生境石栎种群单个花序的产花量明显高于栲树林生境;两种生境中石栎单花序的平均座果率差异很小,均在51%左右,但成果率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成果重占整个果序重的80%以上,也就是说石栎平均单个果序用于生殖包装的投资占20%左右;石栎果实的长、宽、宽/长3个指示果实形态的性状在不同生境石栎种群之间的差异很小,是一类相对稳定的性状。果实的长度平均在1.8cm左右,果实的宽度平均为1.2cm左右,而果实的宽/长平均为0.7左右,因而是一种长椭球的形状;果实重量的差异比较明显,栲树林中石栎种群的果实的平均重量明显大于米槠林中。说明不同生境类型对石栎的成果率和果实重量有明显影响。进而也是影响石栎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张国洲 《武夷科学》2002,18(1):222-229
本文综述了改变害虫生境的不同措施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秦皇岛近海地区生态环境多样,鸟类资源丰富,经1988年3月至1990年11月的调查,发现记录了380种鸟(分属于19个目59个科),占河北省鸟类(405种)的93.8%,其中候鸟为345种,候鸟中有中日保护候鸟协定(227种)中的181种,占该协定鸟类的79.7%;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64种,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78种,河北省首次记录鸟13种。候鸟之多是该地区的特点,候鸟中的旅鸟为279种,占候鸟的80.9%。  相似文献   
24.
中国沙棘营养器官结构特征及其与生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沙棘初生结构的分化和次生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沙棘根系角质层发达,外被粘质物,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大量栓质化。根瘤的形成与木质部和皮层有密切关系,弗兰克氏菌的侵入刺激皮层形成大量的薄壁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瘤。茎的皮层外部细胞较小,排列整齐,细胞壁厚,表皮外有很厚的角质层和一定量的蜡质。叶的结构更加体现了抗旱、耐寒植物的特点,栅栏组织发达,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较大,气孔深陷,且具有角质层和密而叠置的星状毛及鳞片等。这些均为生活在旱、寒环境里表现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5.
蛇类野外资源量调查方法:生境样方样带结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于蛇类野外资源量调查的生境方样带结合法。该法在总体(生境)分层抽样的基础上将样方法和样带法结合,在兼顾适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调查的精确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适用于较大范围的蛇在资源调查,并就提高精确度的途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一类栖息地与种群生态环境问题,描述了动力学模型.利用广义泛函-变分迭代理论和方法,得到了相应模型的近似解,从而可以进一步进行预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27.
鄂东大别山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鄂东大别山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知该区有维管植物195科663属1 461种,占湖北省总种数的24.27%和全国总种数的5.25%,属国家特有、珍稀濒危或重点保护的植物有34种,有苔藓植物30科64属143种.已知该区有陆生脊椎动物26目65科208种,占湖北省总种数的31.04%和全国总种数的8.09%,其中有2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61种湖北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该区自然植被类型有10个植被型,52个群系.该区不仅动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复杂,而且经济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28.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2012,46(23-24):1627-1644
From August 2010 to April 2011 we surveyed two different areas, located in the municipality of Jequié, State of Bahia,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Physalaemus kroyeri. Data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 kroyeri were recorded. Physalaemus kroyeri may be classified as a prolonged breeder with a reproductive period linked to rainfall. The average number of eggs in the foam nest of P. kroyeri is one of the highest recorded for the genus. Our results are coincident with the known reproductive behaviour of congeneric species and may be viewed as reproductive adaptations to open and highly season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29.
A small solute has been obtained with column chromatography, which only exists and accumulates in the leaves of dune reed in northwest China's desert region. Its unique polyamine and aromatic feature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well-known ones accumulated under stresses. The natural quantity of the solute is strikingly proportional to the level of local high temperature, and a large section is distributed in the photosynthetic chloroplasts. Under lab conditions, we have proved that the solute plays a role in protecting or conserving chloroplasts under heat stress. So it is reasonable to suppose that the high resistance of dune reed to environmental high temperature and/or drought is at least partially du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this unique solute.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