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7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组成为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3)醚(AEO-3)/正癸烷/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Tween 80/水的胶质液体泡沫(CLA)体系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讨论了CLA和普通乳状液体系的相结构及表面活性剂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CLA结构中正癸烷和水分别是独立的2相,且水相呈现出自由态、结合态和束缚态结构;随着油相与水相体积比的增大,自由水含量减少,水相的结合态和束缚态成分增加.通过与普通乳状液相比较,发现油溶性表面活性剂AEO-3有助于CLA的形成,这与单一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普通乳状液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42.
N-咔唑二硫代甲酸异丙苯酯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咔唑和α-甲基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以咔唑为Z基团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N-咔唑二硫代甲酸异丙苯酯(CCBD),该化合物合成简便,可以经重结晶提纯.以CCBD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单体进行了RAFT聚合,该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特征,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升高而增大,并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聚合产物,研究表明CCBD具有很好的RAFT聚合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3.
以含有油性添加物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悬浮聚合制备交联聚苯乙烯中空粒子.通过对干燥后再溶胀的粒子的热失重分析,借助于粒子中溶胀的异辛烷的释放特性及其释放速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聚合中单体组成、添加物性质等因素对粒子中空结构形成及其壳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易与聚苯乙烯链形成相分离的异辛烷可以产生单中空结构的粒子,并且发现,中空粒子中溶胀物的释放可分为两个具有不同速率特征的阶段,二乙烯基苯的含量会对中空粒子空腔形态与壳壁结构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经希夫碱缩合反应,制得水杨醛亚胺配体(1),其Na盐分别与TiCl4和CpTi-Cl3反应合成了新型希夫碱钛配合物{3,5-di-Br-2-(O)C6H2CHN[2(O)C6H4]}TiCl2(2);{3,5-di-Br-2-(O)C6H2CHN[2(O)C6H4]}[TiCl(C5H5)](3).以GC-MS,1HNMR和元素分析对中间产物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Al(i-Bu)3为助催化剂,详细考察了聚合时间、温度、Al/Cat和MMA/Cat的摩尔比对催化MMA本体聚合的影响.两个催化体系的聚合转化率均可以达到62%左右.2/Al(i-Bu)3(A)催化体系在聚合条件MMA/Cat(摩尔比)=2 000,Al/Cat(摩尔比)=20,T=60℃,t=15 h下,Mη可以达到3.6×10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2.14;3/Al(i-Bu)3(B)催化体系在相同聚合条件下,Mη可以达到4.3×10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2.4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B两个催化体系所得的PMMA的间同含量分别为85%和86%左右.  相似文献   
145.
对阴离子分散松香施胶过程中的湿部化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①正向施胶的效果优于逆向施胶 ;②阳离子淀粉、硫酸铝以及酰胺类聚合物助留剂的用量对施胶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用量的增加 ,施胶效果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 ,在淀粉用量为 1 %、硫酸铝用量为 6 %、助留剂用量为 1 5‰时 ,施胶效果最佳 ;③硫酸铝用量在 8%时 ,细小纤维留着率最高 (78% ) ,此时浆料的Zeta电位为 - 3 2mV。  相似文献   
146.
利用界面电泳的方法对聚丙烯酸酯乳 液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稳定性依赖于其内在结构,因含量、pH值和交联剂含量,这些影响因素可以用电荷密度及表面积的改变来解释。  相似文献   
147.
为研究阴离子聚合引发剂萘锂络合物是否引发自由基聚合,进行了萘锂络合物引发醋酸乙烯聚合的实验,实验证明,萘锂络合物可以引发自由基聚合型单体醋酸乙烯的聚合,生成聚醋酸乙烯,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合物相分子质量的影响规律符合自由基聚合的特征。证明了萘锂络合物不仅具有阴离子的性质,也具有自由基的性质,不仅可用于阴离子聚合,也可用于自由基聚合。  相似文献   
148.
简要介绍了聚苯胺的发展状况、几种合成方法及其基本性质,并提出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9.
研究了聚合物水泥砂浆(PCM)与普通水泥砂浆之间的粘接强度,主要研究了乳液种类和掺量、偶联剂的加入、表面预处理及粗糙程度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0.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以衣康酸/丙烯酰胺共聚制备pH敏感水凝胶微球,研究了加料方式、分散剂的种类与用量、分散介质的种类与用量、单体浓度与配比和交联剂的用量等因素对水凝胶微球成球性能和外观的影响;探讨了原料配比、交联程度等因素对水凝胶微球pH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逐步滴加的方式,span60为分散剂,水油体积比控制在15:50,分散剂占单体总质量的2.5%,单体摩尔配比以IMAM为1:5.5,交联剂与单体质量比9.4%,在环己烷中对衣康酸和丙烯酰胺进行聚合能制备出pH敏感性与表观形态都较好的水凝胶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