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中外墙的典型保温方式和常见保温材料,采用多松弛时间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瞬态共轭传热数值模型,分析间歇耗能条件下墙体的瞬态热传导过程,进而得出不同类型保温外墙的节能特性。在此基础上,发展保温墙体增量综合效益的计算方法,分析绿色建筑外墙的增量成本及其增量效益,进而建立外墙增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获取保温外墙最优设计方案。研究数据表明,采取内保温方式的外墙在该地区具有最佳的节能特性,尽管采用不同保温方式和保温材料的外墙均具有一定的节能特性,然而,在其全生命周期内,使用外保温方式以及增量成本较高的保温材料的墙体的增量综合效益出现负值,因此,不适宜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增加保温层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外墙的保温性能,然而,增加保温层厚度会产生额外的增量成本,因此,绿色建筑项目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墙体节能特性及其增量成本进而选取适宜的保温层厚度,从而实现其全生命周期内增量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2.
基于Jacobian矩阵的奇异和不收敛特性,分析了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组成和算法。将牛顿?最近点投影法(Newton?CPPM)隐式算法中高度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转化为求最小值问题,通过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该最小值来实现对传统隐式算法的改进。最后,以考虑软土结构性的Saniclay模型为例,在单元体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的应变路径和初始应力状态,对传统隐式算法和改进隐式算法在计算收敛性、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方面进行对比,并通过工程算例检验传统隐式算法和改进隐式算法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隐式算法,改进隐式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73.
弱内自可靠群或[IA]群是一类重要的局部紧致拓扑群,是包含可靠群(当然也包含交换群,紧致群)在内的一大类拓外群。[IA]群上的调和分析已有许多进展,[IA]群的刻划,判别已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作者曾用组合方法与集合论方法,提出共轭比序列的概念,并证明了判别[IA]群的一系列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共轭比序列的一致收敛性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又获得一个[IA]群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4.
四阶边值问题与其共轭问题正解的同时存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类非线性四阶方程边值问题与其共轭边值问题正解的同时存在性及多解性。利用两个问题相应的Green函数,将其转化为Hammerstein型积分方程,借助于锥上的不动点指数理论,结合相应线性问题的第一特征值,分别给出了两个问题单个正解与多个正解同时存在的两个充分条件。作为应用,举出了相应的实例,以说明假设条件的可实现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75.
对于n元连续周期函数及其共轭函数,由Γ_R(f)(x)=∫_(|y|>1)f(x-y/R)|y|~(-n-1)dy(R>0)定义的算子Γ_R在全测度集上的逼近性态被讨论且所得的结果被用来得到对于用S_R(f)(x)=sum from|m|相似文献   
76.
首先基于Willis定理提出了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瞬心线附加板设计的一种新思路:使待设计的一对瞬心线附加板K、L开始接触后,其接触点的公法线与两轮中心线的交点由主动轮中心开始逐渐按传动比规律移到两轮的节点.但并不要求P点始终在o1o2上;接着运用微分几何原理给出了该对瞬心线附加板共轭轮廓线的求解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77.
解决了非退化实三次射影曲线的分类,进而给出了实三仿射曲线奇点的个数。  相似文献   
78.
本文首先给出了一个改进的阻尼最小二乘方法,并把它用于非线性曲线拟合问题。由于A~TA为对称正定的就有理由一开始把法方程组做乔累斯基分解,并使法方程的条件数有所改善,为此目的而引入了一个非负的阻尼因子。 对于共轭梯度方法,由于非线性函数在极小点附近表现为二次函数的特性,所以在非线性拟合问题中引入了共轭关系P_j~TAP_j=0共轭梯度方法的优点是收敛速度较快,当它用于二次函数极小化问题时总是在有限步内收敛。  相似文献   
79.
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遵循共轭节理配套原则对核桃坪铅锌矿区的节理进行逐步分析,该区节理主要分为5组,共配成2套共轭节理,分属近南北向,东西向2个构造期次。据此推断该区节理的形成、发育先后受到该区近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期构造应力场作用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很好的从小尺度构造角度反映了矿区主控矿断裂F1的演化。  相似文献   
80.
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分别将1(4),8(11),15(18),22(25)-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1)和卜(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2)与溴代乙酰糖基(乳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偶联,得到5种糖基酞菁偶联衍生物,IR,MS和UV—Vis光谱证实羧基酞菁与糖基成功偶联.糖基过量时,由1主要获得糖基二取代产物.溶解性和稳定性研究表明:5种偶联衍生物易溶或可溶于DMF、丙酮、THF、氯仿和甲醇中,不溶于水,它们在DMF中避光均能稳定存在.在DMF、丙酮、THF、甲醇和氯仿中它们显示相似的酞菁单体的电子吸收光谱,在体积分数O.1%DMF的水中出现聚集,这些体系中的Q带特征吸收峰位于670~690nm;在DMF和含O.1%DMF的水中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358-0.721与0.121~O.198,为原酞菁(1和2)的2~3倍和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