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6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改进了高收率、高选择性的手性叔丁基亚磺酰亚胺与2-吡啶基格氏试剂的不对称加成方法,合成了11个含吡啶基胺类手性配体,建立了手性叔丁基亚磺酰亚胺与2-吡啶基格氏试剂的不对称加成立体构型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2.
采用组合量子化学ONIOM方法,基于氨基作为氢迁移桥梁,考察单壁碳纳米管(SWCNT)与水复合环境下α-丙氨酸分子(α-Ala)的手性转变机理.结果表明:基于氨基作为氢迁移桥梁的手性转变反应有a和b两个通道,其中通道a最具优势;水与扶手椅型SWCNT复合环境对氢迁移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在SWCNT(8,8)的限域环境下,3个水分子构成的链使主反应通道的决速步骤能垒从裸反应的266.1kJ/mol降至117.8kJ/mol.表明SWCNT(8,8)与水构成的复合环境可作为实现α-Ala手性转变的理想纳米反应器,生命体内α-Ala分子可在类似的纳米环境实现旋光异构.  相似文献   
83.
提出采用萃取法回收苯乙胺的工艺方案,考察了多种萃取剂的萃取性能,确定了氯仿作萃取剂的操作条件。根据实验和计算表明本方案苯乙胺的萃取收率可达97%以上,苯乙胺的总回收率可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84.
用手性配体改性的铝锂试剂对脂肪酮的不对称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手性一元醇作用辅助配体,与1,2,5,6-二丙酮甘露醇共同修饰LiAlH4对脂肪酮进行对映选择还原,得到光学活性产物8个,通过与α-乙酰摒在-l-丙酰氯作用生成非对映异构体体酯,经气相色谱分析,光学产率为2.7%~30%。  相似文献   
85.
载体和钌含量对合成氨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熔铁型合成氨催化剂的使用条件相当苛刻(450℃,1.5~3.5×105Pa),近20年来国外一直致力于开发温和条件下使用的钌基合成氨催化剂[1,2],并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3],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实现工业化,代替铁基合成氨催化剂,成为一种高效...  相似文献   
86.
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实现了4-甲氧基苯甲醛与L-丙胺酸甲酯的亲核加成反应,制得了光活性的N-(2'-丙胺酸甲酯)苄亚胺。后者与乙酸钯、卤化锂或碘化钾作用,可分别制得由卤原子桥连而成的苄亚胺环钯化合物二聚体,它们可与三苯基膦或吡啶生成相应的苄亚胺环钯配合物。其产物结构分别经比旋光度、元素分析和NMR谱测定。  相似文献   
87.
基于分子对接方法,使用AutoDock软件计算手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COF5与手性对映体相互作用的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CCOF5与对映体的结合能差大小与对映体分离度大小相一致;CCOF5与对映体的结合能大小与对映体出峰时间顺序基本一致。采用Avogadro软件对AutoDock分子对接构象进行分析,并对手性识别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8.
以1-(2,6-二甲基苯基)-1H-咪唑与2-溴乙基葡萄糖苷为原料,一步合成了新化合物溴化1-(2,6-二甲基苯基)-3-[2-(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乙基]-咪唑盐(化合物1),是一种咪唑啉盐表面活性剂。化合物1的结构中存在糖基,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导致其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较为复杂。我们运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和元素分析(EA)确定了其化学组成,随后通过液体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包括1D和2D核磁共振手段,如~1H NMR、~(13)C NMR、DEPT90、DEPT135、~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对化合物1的氢谱和碳谱信号进行了表征,通过解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详尽归属。  相似文献   
89.
本工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借助Gaussian03程序.首先,对R型手性α-丙氨酸分子羧基上的氢转移过程进行了过渡态的探索,计算了反应能垒.而后对过渡态沿着虚频振动模式的两个方向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过渡态的反应物与产物.最后对得到的过渡态进行了IRC路径探测,验证了过渡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0.
以价廉易得的天然L-酪氨酸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5,5-二苯基-4-(S)-(对羟基)苄基噁唑烷酮,产率32%,经IR,^HNMR,^13C NMR及MS等检测均与其结构相符,并对合成路线中的关环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