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青天葵具抗肿瘤活性石油醚部位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筛选确定青天葵95%乙醇(体积分数)提取物及其石油醚萃取部位为抗肿瘤活性部位.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及重结晶方法从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并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其结构分别为: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1);豆甾醇(2);谷甾醇(3);熊果酸(4);aurantiamide acetate(5);(20S,22E,24R)-ergosta-7,22-dien-3β,5a,6β-triol(6);6-methoxy-cerevisteml(7);和β-胡萝卜苷(8).其中,化合物3、5、6、7和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2.
熊果烷-12-烯-2α,3β,28β-三醇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恶性肿瘤是1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多种天然产物主要功能成分之一的熊果酸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并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对肿瘤细胞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因此,为了开发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笔者以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熊果酸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熊果酸C-2位,C-3位和C-28位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了熊果烷三醇衍生物.相关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1H NMR和HR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3.
94.
啤酒花中蛇麻酮诱导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观察啤酒花(Humulus LupulusL.)中成分蛇麻酮(lupulone)对肿瘤细胞SGC-7901和HepG-2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采用MTT法观察蛇麻酮体外抗肿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蛇麻酮对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Fluo-3AM探针标记,激光共聚焦技术观测细胞内[Ca2 ]i变化.蛇麻酮对肿瘤细胞SGC-7901及HepG-2均有较好的疗效.蛇麻酮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48 h后,肿瘤细胞均有明显凋亡峰出现.蛇麻酮可以将肿瘤细胞SGC-7901和HepG-2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和S细胞期,升高细胞凋亡指数(APO).蛇麻酮可使SGC-7901细胞内[Ca2 ]i升高,使HepG-2细胞内[Ca2 ]i先升高后降低.蛇麻酮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蛇麻酮通过升高肿瘤细胞内[Ca2 ]i启动肿瘤细胞凋亡机制,[Ca2 ]i升高时Ca2 来源于细胞内钙库释放.  相似文献   
95.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具有潜在保肝和抗肿瘤活性的三萜类化合物,一些新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衍生物通过对碳-3位羟基,碳-28位羧基的修饰和碳-11位导入羰基而被合成.相关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怀牛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怀牛膝多糖在体外对肺腺癌细胞系(LTEP-a-2)增殖的调节,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对LTEP-a-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怀牛膝多糖对LTEP-a-2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可以诱导其凋亡.结论:怀牛膝多糖在体外能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可作为一种抗肺癌药物.  相似文献   
97.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肿瘤新血管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许多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新血管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就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新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8.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分别以豆油和葡萄糖为底物发酵合成的两种槐糖脂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瘤率,对两种槐糖脂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槐糖脂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一定的抑瘤活性,其中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槐糖脂较以豆油为底物发酵合成的槐糖脂抑瘤效果明显,这为今后槐糖脂的应用提供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99.
对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根茎的乙醇[(乙醇)=95%]提取物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草玉梅乙醇[(乙醇)=95%]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Ⅰ)、乙酸乙酯萃取物(Ⅱ)和正丁醇萃取物(Ⅲ)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和人肺癌细胞(A549)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出4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以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4-羟基苯甲酸(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香豆酸(3)和咖啡酸(4).化合物1─4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0.
景天属三种植物药不同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TT法检测景天属三种植物药垂盆草、佛甲草及凹叶景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及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体外增值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种植物药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都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各植物药总黄酮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