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8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锯缘青蟹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得到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开放阅读框基因序列.测序结果显示:该开放阅读框基因的序列长度为1 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残基;该序列登录Genbank(GQ:851626),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锯缘青蟹精氨酸激酶与凡纳滨对虾(...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盐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榉树(Zelkova serrata)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为利用菌根真菌技术提高植物在盐碱地中的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榉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接种AMF(N)、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1号(GM1)、接种摩西球囊霉2号(GM1)、接种扭形球囊霉(G.tortuosum,GO)4个处理组,进行盐胁迫与非盐胁迫(CK)处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探索盐胁迫下AMF对榉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评定5种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结果】(1)盐胁迫下GM1、GO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降低;(2)盐胁迫显著降低了榉树苗高、地径净增长量,而GM1、GM1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榉树的地径净增长量;(3)盐胁迫下,榉树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3种接菌处理均能提升榉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并降低胞间CO2浓度,其中GM1和GO较未接菌处理变化最大;(4)盐胁迫条件下只有以叶子飘模型拟合的平均决定系数(R2)高于0.900,其余4种模型各处理的R2均低于0.900。【结论】盐胁迫对榉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有抑制作用;接种AMF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升植物净光合速率,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抑制作用。综合AMF对榉树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GM1较为突出,为盐碱地林业生产推荐选用菌株;5种光响应模型中,叶子飘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为探究盐胁迫下AMF对榉树净光合速率影响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73.
β-肌动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维持细胞结构、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RACE技术克隆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β-肌动蛋白基因,并用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成体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拟穴青蟹β-肌动蛋白cDNA全长1 337 bp,5′端非编码区为67 bp,3′端非编码区为139 bp,开放阅读框1 131 bp编码376个氨基酸.拟穴青蟹β-肌动蛋白与其他节肢动物β-肌动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8%~99%.系统进化树显示拟穴青蟹β-肌动蛋白基因的分子进化地位与其生物学分类地位一致.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β-肌动蛋白基因在拟穴青蟹视神经节、脑神经节、胸神经节、性腺、鳃、心、胃、肌肉、肝胰腺共9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
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锯缘青蟹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种类.本文概述了作者近年来有关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锯缘青蟹亲体生殖生态学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5.
对东亚特有植物侧囊苔属(Delavayella Steph.)的模式标本进行了标定,并作了详细的描述和绘图。在标本查检和文献考证基础上,对该属的系统位置和地理分布进行了探讨,支持侧囊苔属从合叶苔科(Scapaniaceae)中独立出来成为侧囊苔科(Delavayellaceae)的观点。  相似文献   
76.
在水温为19-26℃、盐度为25-32、pH值为7.5-8.4、溶氧量>3.0 mg/L的水体中进行为期50 d的青蟹室内单个体立体笼养试验.结果表明,青蟹笼养平均成活率为93.3%,个体平均增长率为33.7%,单位水体生物量为187.8g/m3;以单性全雌养殖效果最好,成活率为100%,个体增长率为46.3%,蜕壳率为77.8%,单位水体生物量为291.6 g/m3;体质量相对增长率为全♀>全♂>♀∶♂=2∶1>♀∶♂=1∶1(p<0.01);个体在完成蜕壳前的一段时间出现负增长;蜕壳后体质量、甲长和甲宽增幅分别为53.9%-67.3%(平均59.9%)、11.6%-25.6%(平均16.1%)和8.5%-19.3%(平均15.7%);体长、体质量与甲宽的关系分别为:♀y=0.690 3x 0.229 5(r=0.926 9)、♂y=0.593 4x 0.825 9(r=0.907),♀m=0.371 7x2.620 7(r=0.930 1)、♂m=0.150 8x3.1447(r=0.890 4).青蟹室内单个体立体笼养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优于其它养殖模式,因此这种养殖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
实验观察了不同饵料、池底、密度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和残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裸腹蚤时,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最高,3种池底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平均为78.1%。残杀率最低平均为11.4%;海泥池底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最高。投喂3种饵料的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平均为84.8%,残杀率最低平均为7.6%;裸腹蚤是青蟹大眼幼体培育适宜的饵料.而海泥则是大眼幼体变态适宜的池底.不同培育密度对青蟹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和残杀率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大眼幼体的培育密度为3尾/dm^3时,其蜕皮变态率最高,而残杀率与大眼幼体培育密度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78.
锯缘青蟹对病原菌感染的急性反应功能蛋白质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锯缘青蟹对常见重要病原菌的急性反应蛋白质组.将锯缘青蟹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继而提取肌肉蛋白进行双向电泳.通过比较各组肌肉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获得三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对这三个差异蛋白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及其生物信息分析.鉴定为Calexeitin、无翅蛋白片断、速激肽相关肽.这些结果对研究锯缘青蟹的抗病蛋白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锯缘青蟹胸神经团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胸神经团食道下神经节、胸神经节和腹神经节高度愈合而成,胸神经团具有3种类型的神经分泌细胞(NSC),食道下神经节腹面NSC的数量多于背面,胸神经节背面的NSC靠近步足神经分布;腹面的NSC较多,靠近胸动脉孔发布,腹神经节的NSC聚集成群,主要位于腹面,不同类型的NSC通常参杂分布。  相似文献   
80.
锯缘青蟹Y器结构与卵巢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锯缘青蟹的Y器位于前鳃腔、眼柄的后外侧,其显著特点是细胞紧密排列,细胞核几乎占据了整个腺细胞,异染色质极其丰富,细胞突起多,细胞器少。线粒体具管状嵴,细胞内常见不同大小的空泡,卵巢成熟之前,Y器具有巨大脂肪球;腺细胞胞质少,空泡数量较多,以小泡为主,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高。卵巢将成熟时,腺细胞胞质体积有所增大,多泡小体、髓样小体和大空泡增多,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低,内嵴膨大或消失,表明腺细胞分泌作用逐渐减弱。锯缘青蟹Y器超微结构的变化,为其蜕皮类固醇参与卵巢发育的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