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本文研究了河柳Salix chaenomeloides Kimura。垂柳Salix babylonicaL。和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的木材结构。柳属植物木材结构属于进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32.
对垂柳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茎段比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质量浓度为1.0mg/L和2.0mg/L的6-BA均能诱导垂柳茎段愈伤组织;MS+6-BA 1.0 mg/L+NAA 0.1 mg/L+KT 0.5 mg/L的激素配比最为适合胚状体和芽的分化;MS+6-BA 1.0 mg/L+Ac 0.3%培养基能促使垂柳根的形成,且能促使芽生长,最终形成幼苗。  相似文献   
33.
【目的】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半干旱区,属于典型的高寒沙地,是青海省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乌柳是当地退化草地恢复的主要树种,乌柳林的稳定性是其可持续管理的关键。研究夏季乌柳林的水分来源以分析它们在半干旱区能否维持稳定性。【方法】利用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研究了夏季4个林龄乌柳林的水分来源,比较乌柳林的木质部水分与各潜在水源的稳定氢、氧同位素值,确定7月乌柳林主要利用的水源。【结果】不同林龄乌柳林可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或地下水。其中,2年生乌柳林主要利用地表下25 cm的土壤水,占总水源的75.5%; 10年生乌柳林主要利用地表下25~75 cm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占总水源的73.9%; 20年生乌柳林主要利用地表下50~75 cm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占总水源的67.7%; 30 年生乌柳林主要利用地表下25 cm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占总水源的69.6%。随着林龄的增加(从10 a到30 a),乌柳林对地下水的依赖性逐渐增强。【结论】乌柳林通过调整水分利用策略来适应共和盆地的半干旱气候。利用稳定的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有助于长期维持乌柳林稳定性,建议将乌柳作为高寒沙地和其他半干旱地区退化植被恢复的主要树种推广。  相似文献   
34.
2006年10月,从毛乌素沙地4个自然生境下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际0~10,10~20,20~30,30~40和40~50 cm 5个土层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沙柳根际AM真茵种类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分离的4属12种AM真菌中,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是优势种.AM真菌分布和定殖与样地生态条件和采样深度密切相关,易误巨孢囊霉(Gigaspora decipiens)只出现在米脂样地,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等只出现在东胜样地,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direticulatum)和黄色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armeniaca)只出现在榆林样地,卷曲球囊霉(Glomus convolutum)只出现在伊金霍洛旗中科院研究站样地.AM真菌孢子密度和总定殖率最大值都出现在东胜样地,孢子密度和菌丝、菌丝套定殖率的最大值都出现在0~20 cm土层.AM真菌孢子密度与土壤温度和速效P呈极显著正相关,泡囊定殖率与土壤温度和速效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丛枝定殖率与速效P呈极显著正相关;总定殖率与速效P呈正相关.可见,沙柳根际AM真菌分布和定殖具有明显的空间并质性,且与土壤速效P等土壤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5.
【目的】构建杨树与柳树优良品种的指纹图谱,对不同品种进行准确鉴定。【方法】利用柳树EST-SSR标记对33个杨树与柳树优良品种进行通用性检测及基因分型,通过核心引物间的组合构建品种指纹图谱。同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各品种间亲缘关系。【结果】12个EST-SSR标记共扩增出97条等位片段,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5~13个不等,平均为8.1个。12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637 2~0.834 8,平均为0.781 7。优选的3对核心引物中,SALeSSR0340与SALeSSR0346组合可完全区分12个杨树品种,而SALeSSR0259、SALeSSR0340与SALeSSR0346的组合可完全区分所有的33个品种。聚类分析显示33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8~0.96,并分成杨属与柳属两大类,与传统的杨柳科系统分类学一致。各品种间亲缘关系聚类结果与遗传背景相吻合。【结论】对33个杨柳树优良品种进行指纹图谱构建与亲缘关系分析,表明EST-SSR标记可有效反映品种间的差异,建立的基因分型体系准确、高效,可为杨树与柳树品种鉴定、保护与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采用烘干称重法对海晏县城和西海镇附近沙柳林地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位于河漫滩上的海晏城附近的沙柳林土壤含水量高,平均含水量为25.1%,土壤水分能够满足沙柳林的正常生长;位于一级阶地上的西海镇沙柳林土壤上部1m范围内含水量较高,平均含水量为19.3%,1m以下含水量很低,有土壤干层发育.这表明,在该区自然降水条件下,除地形低洼、地下水很浅的河漫滩地区之外,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人工林正常生长需要.该区沙柳林土壤水分收入小于支出,具有负平衡的特点.该区土壤上部1.0m深度范围内以粉砂为主,孔隙度较高,土质优良,但1.0m以下以粗砂和细砾石为主,土质较差.  相似文献   
37.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已经开花的垂柳植株和经扦插由营养枝转变为幼苗状态的不同性别植株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发现在每月份内成年雄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均多于雌株,而幼苗状态的植株在该种的开花季节同工酶谱带的状况与成年株相似,雄株明显多于雌株,在其余月份里差别不显著,只在A区内,雄株有一条活性很弱的酶带,而雌株中缺失。实验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以作为鉴别垂柳苗木雌雄性别的生化指标,但在该种的开花季节内较明显。  相似文献   
38.
利用UPLC法测定准噶尔柳花中的芦丁、木犀草苷、绿原酸、槲皮素含量。采用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 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乙腈(A) 0.2%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29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 ℃。实验结果表明,芦丁线性范围0.05~3.12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6%;木犀草苷线性范围0.03~9.00 μg/mL(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8%,相对标准偏差为0.8%;绿原酸线性范围0.01~5.00 μ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6%,相对标准偏差为1.7%;槲皮素线性范围0.001~0.050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0%,相对标准偏差为2.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作为准噶尔柳花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39.
应用热脉冲技术(Heat-pulse technique)和木材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洋槐(Robinia Pseudocacia L)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两树种树干液流速度变化和其与木材解剖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环孔材洋槐的最大液流速度出现在靠近形成层的最外层生长轮中;而散孔材垂柳在靠近形成层的几个生长轮中都有较高的液流速度。两树种的液流速度与其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另外,两树种的最大液流速度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0.
旱柳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GC MS DC联用方法测定和鉴定了采自甘肃省天水地区的旱柳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其主要成分为苯甲醇 ( 2 9 32 % ) ,1,2 环己烷二酮 ( 10 2 0 % ) ,百里香酚 ( 6 54% ) ,邻苯二酚 ( 6 38% ) ,4 甲基 8 喹啉醇 ( 5 54% ) ,苯乙醇 ( 5 0 9% ) ,苯甲醛 ( 4 58%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4 32 % ) ,6 甲基 2 苯基喹啉 ( 3 62 % )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