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冷藏和恢复培养温度对坛紫菜存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坛紫菜叶状体阴干后的冷藏温度及冷藏后的恢复培养温度对其存活及生长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冷藏时间与叶状体生长、存活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20℃冷藏,随着温度的降低,坛紫菜冷藏后的成活率逐渐升高,在-20℃冷藏30 d,品系1(野生)和品系2(新开发)的成活率均高达100%,在-10℃冷藏时,品系1和品系2的成活率分别为78.1%和100%;冷藏后藻体恢复培养的成活率与温度有关,在17~29℃范围内,温度低于23℃,藻体成活率高达100%,温度高于26℃,藻体成活率逐渐降低;藻体冷藏后在17~29℃培养时的生长差异极显著,在20℃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最高,藻体成活率达到100%,品系1和品系2的日长度增长率为8.2%和15.4%,日增重率为17.1%和25.6%.当坛紫菜叶片的含水率为10%~15%时,冷藏10 d与30 d的成活率均高达100%;随着坛紫菜冷藏时间的延长,其冷藏后的成活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2.
紫菜腐霉侵染条斑紫菜叶状体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北方沿海条斑紫菜栽培海区发生的条斑紫菜赤腐病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病原菌紫菜腐霉(Pythium porphyrae)侵袭条斑紫菜叶状体的过程.紫菜腐霉的丝状菌丝侵袭并穿透紫菜细胞,导致细胞色素溶出,细胞萎缩,最后死亡.紫菜腐霉发育到一定阶段,在菌丝末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形成排放管,放出游孢子,游孢子可以再次侵袭紫菜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紫菜腐霉可以进行有性生殖,通过藏精器与藏卵器结合,形成卵孢子,卵孢子沉入海底,在条件适宜时可再次萌发.冷藏网上细胞同样可以被病原菌所感染,然而使用冷藏网可以阻止病害的蔓延,并能提高紫菜品质.  相似文献   
23.
为了进一步研究坛紫菜的单性组织发育特征并验证其可能存在的单性生殖途径,本文对坛紫菜雌、雄营养细胞、组织发育过程中两性生殖组织的形成和繁殖特征以及两种单性遗传来源的子代叶状体的性别发育特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单性营养细胞和组织能够通过性逆转产生两性生殖组织并形成丝状体,该繁殖方式不属于单性生殖.单性遗传来源的子代叶状...  相似文献   
24.
福建沿海野生坛紫菜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福建沿海8个野生坛紫菜种群的藻胆蛋白、叶绿素、粗蛋白、氨基酸等主要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野生坛紫菜种群WP3的藻体在粗蛋白、总藻胆蛋白及叶绿素的含量上均具有较高优势,而WP6的藻体尽管粗蛋白的含量最低,但总藻胆蛋白及叶绿素的含量却最高.2)8个野生坛紫菜种群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其质量比达到52~85 ...  相似文献   
25.
26.
王娟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2):84-87,136
为得到适合不同试验的高纯度紫菜DNA,对紫菜叶状体DNA的3种提取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酶解法提取的DNA样品质量最高,但要求样品量较多;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样品多糖含量少,完全可以满足通常的遗传操作的需要,且需要样品量较少;常规的CTAB法提取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7.
坛紫菜耐低盐品系的选育及经济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工选育的褐绿色、翠绿色、红棕色坛紫菜F1、F2、F3代叶状体在低盐(盐度为15、10)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色泽坛紫菜在盐度为15、10的条件下培养20 d,均无成熟、腐烂现象发生,藻体长度增长、鲜重增长和总藻胆蛋白含量均高于野生型坛紫菜(对照组).红棕色F1代叶状体与褐绿色、翠绿色藻体及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耐低盐能力;通过体细胞克隆和单性生殖获得的红棕色F2、F3代叶状体,在盐度为15、10的条件下,长度增长和鲜重增长较F1代叶状体稳定;红棕色F2代叶状体,在盐度为5的条件下培养20 d,藻体色泽鲜艳,无成熟、腐烂现象发生,生长良好;3~4 cm长的红棕色F3代叶状体,在盐度为5的低盐环境中培养20 d后,平均长度为(46.66±8.68)cm,比对照组长11.89 cm,总藻胆蛋白质量比(干品)达(76.52±3.80)mg*g-1.由此可见,在盐度为10左右生长良好、性状稳定的耐低盐品系,可为坛紫菜向河口区或低盐水域扩大栽培提供有用的种质.  相似文献   
28.
【目的】确定通过杂交和突变选育出的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栽培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等3种分子标记对条斑紫菜不同栽培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3种分子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分别为38.10%、38.95%和61.75%;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栽培品系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1785,0.1029和0.2845;3种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但可以看出Y-0602、Y-HA01和Y-H001总是聚类在一起,而Y-DL02倾向于单独聚为一支。【结论】通过诱变和杂交所选育的品系,在遗传角度上仍然属于条斑紫菜,但已形成不同栽培品系,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9.
对条斑紫菜蛋白酶解获得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ACEI)进行纯化和结构鉴定,并研究了条斑紫菜ACEI肽体外贮存稳定性和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结果表明:通过2步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纯化得到2种单一组分ACEI肽,经液质联用质谱分析肽序列分别为Cys-Ser-Asn-Arg和Pro-Cys-His-Trp,二者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4.71和5.38 μmol·L-1;条斑紫菜ACEI肽不耐高温,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较稳定;用分子质量小于3 ku条斑紫菜ACEI肽组分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灌胃后有显著降血压效果,且降血压幅度随灌胃剂量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30.
The activities of carbonic anhydrase (CA) and photosynthesis of Porphyra haitanensis we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see its photosynthetic utilization of inorganic carbon source. Both intra- and extra-cellular CA activities existed in the thallus. CA inhibitors, acetazolamide (AZ) and ethoxyzolamide (EZ), remarkably depressed the photosynthetic oxygen evolution in seawater of pH 8.2 and 10.0, and EZ showed stronger inhibition than AZ. The observe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in seawater of pH 8.2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O2 supply theoretically derived from spontaneous dehydration of HCO3-. P. haitanensis also showed a rather high pH compensation point (9.9).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 haitanensis could utilize bicarbonate as the external inorganic carbon source for photosynthesis. The bicarbonate utilization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dehydration catalyzed by extracellular CA activity. The inorganic carbon composition in seawater could well saturate the photosynthesis of P. haitanensis. The low Km value and compensation points for inorganic carbon reflected the existence of CO2- concentrating mechanism in this al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