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松针速溶茶浸提工艺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以o.5%β-环糊精溶液为提取溶剂,辅助超声波提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浸提条件:提取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 g∶55 ml,提取温度为75℃,提取功率为270 W.  相似文献   
82.
以茶叶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提取茶叶籽油,研究了提取压力、温度、时间对茶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提取茶叶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30 MPa,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 h。  相似文献   
83.
为探索中国茶叶企业快速成长的适宜策略,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构建中国茶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确定中国茶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分析每个指标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茶叶企业发展的影响,构建中国茶叶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4.
采用正交设计法配制16组包含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3种防腐剂水性混合样品,分别测其紫外-可见(UV)光谱.果汁样品通过离心,取上清溶液,稀释一定的倍数测定其UV光谱.将果汁样品紫外光谱数据与模拟水样光谱融合得到增广光谱矩阵,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提取增广光谱矩阵中独立组分(IC)的浓度轮廓,将实际样品中3种防腐剂以外的其他成分作为背景加以扣除,以模拟标准样品3种防腐剂对应的浓度轮廓回归分析得到3种防腐剂测定的独立成分回归(ICR)模型,实际样品中防腐剂的IC值代入ICR模型预测得到相应防腐剂含量.将浓度IC轮廓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到与其对应的光谱轮廓,可用作防腐剂与作为其他成分的背景信号的定性分析.方法用于市售某柠檬饮料中防腐剂测试分析,ICR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在0.99以上,测定结果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当.  相似文献   
85.
为监测茶鲜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状况,应用超声波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检测,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茶鲜叶中7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乐果、毒死蜱、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杀螟硫磷和三唑磷)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φ(乙酸)=1%的乙腈溶液超声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和石墨化炭黑混合吸附剂分散萃取净化,DB-1701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4.00mg·L-1范围内,7种有机磷农药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4~0.0136mg·kg-1,定量限为0.012~0.046mg·kg-1,加标回收率为77.7%~98.2%,相对标准偏差(n=5)为2.4%~8.7%。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溶剂用量少,对检测条件要求低,适用于茶鲜叶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86.
采用热分析方法(TGA)对5种武夷岩茶进行热重分析.讨论了不同的升温速率、氮气流量、热分析时间对热重分析图谱的影响.实验表明:不同品种武夷岩茶具有各自的热重图谱,根据5种武夷岩茶热重分析图谱之间的差异,可以对其进行区分和鉴别;大叶雀舌的热稳定性最高,矮脚乌龙的热稳定性最差.热分析时间越长、氮气速率越低、升温速率越慢都会使茶叶热失重量降低.  相似文献   
87.
茶叶的香气特征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比较八仙、鸭屎香、乌叶三种香型单丛茶的鲜叶与成茶的香气成分,发现鲜叶与成茶的差异明显,不同香型的成茶之间香气特征差异明显大于鲜叶之间的差异。鲜叶主要含有叶醇、芳樟醇等青香、木香成分,醇类所占比例大,八仙的芝兰香特征与鲜叶含有较多其他香型鲜叶不具备的花香成分有一定关系;成茶含有较多的体现花果香味的橙花叔醇等萜烯类物质和茶吡咯等烘烤香味成分,各香型的共有特征成分橙花叔醇与芳樟醇的含量比例关系在成茶中体现,鲜叶中没体现,鸭屎香的杏仁香特征成分也在成茶中出现。研究还表明季节、海拔影响香气成分,但不改变整体香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不同香型的香型形成影响因素,特别是加工过程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猕猴桃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 ,比较了不同榨汁方法的出汁率与提汁速度 ,探讨了提高猕猴桃果汁饮料稳定性 ,保护Vc和色泽和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9.
天然汁对绞股蓝愈伤组织增殖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天然汁代替激素2,4-D、kt对绞股蓝愈伤组织增殖效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用5种天然汁以玉米汁的效应最佳,最佳浓度为7.5mL.L^-1,其次是荸荠 汁,最佳浓度为10.0mL.L6-1。  相似文献   
90.
应用果胶酶液化技术提高山楂浸出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确定了酶作用的最适条件,加酶量3011.U/g、加水量200%、pH4.2、酶解时间3.5h、酶解温度38℃,可使山楂浸出率高达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