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粉体特性研究对于探索矿渣粉高效制备的方法至关重要.选用Rosin-Rammer-Bennett方程作为粒度分布模型,对立磨矿渣粉采用分级组合的手段,配制出22种具有不同特征粒径(De=8~20μm)和不同均匀性系数(n=0.9~1.4)的矿渣粉体(n=0.9~1.4).在研究其粉体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矿渣粉的粒度分布参数(n和忱值)、压缩应力与粉体的自然堆积密度和压缩密度之间的经验关系模型.发现经400kPa压缩应力压实的矿渣粉体,呈现出弹性特征.卸载后其回弹率介于0.33%~0.475%.矿渣粉的比表面积越小,回弹率越大.  相似文献   
62.
铝酸钙水泥是目前铁沟浇注料最为常用的结合剂,但水泥中CaO的存在容易造成材料抗高炉熔渣侵蚀性能的恶化,因此超低水泥和无水泥浇注料被广泛研究.以板状刚玉、碳化硅、氧化铝微粉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结合剂ρ-Al2O3和铝酸钙水泥配比加入量对Al2O3-SiC-C浇注料各种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ρ-Al2O3可以替代传统的铝酸钙水泥结合剂,实现高炉铁沟浇注料无水泥化,比传统的浇注料具有更佳的性能.  相似文献   
63.
利用计算机风口烧损过程数模,对市场现有几种典型风口小套进行了简单剖析,提出了烧损风口小套的“铁水流股寿命”和“铁水流股破坏能力”的概念,分析了二者对风口烧损过程的作用机理及二者在实际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存在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折流式风口小套在数十个厂家的应用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为炼铁厂在不投资改造给水设备的条件下,设计低成本长寿风口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马钢1^# 2500m^3高炉冷INBA渣处理系统装置应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对INBA系统工艺流程、控制系统、粒化装置、过滤装置、输送装置改造的分析总结,并对目前国内大型高炉常用的几种渣处理方法进行比较,认为热法改进型INBA工作可靠,操作简单,节约成本,降低能耗,适用于2^# 2500m^3渣处理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液态FexO渣及碱性复杂炉渣中FexO对定氧探头的作用。纯FexO渣对探头的ZrO_2(MgO)管有强烈的侵蚀,且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剧;碱性复杂炉渣对ZrO_2(MgO)管的侵蚀较轻微,当侵蚀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探头损坏。在碱性复杂炉渣中CaF_2的作用下,渣液与ZrO_2(MgO)管反应,在其表面生成锆酸钙,使电池电动势达到平衡的时间后延,甚至使测定失败。因此,它不宜用于测定高CaF_2含量的碱性炉渣。  相似文献   
66.
研制了一种无硅酸盐熟料的新型碱矿渣水泥、矿渣掺量可达80%-90%,压强可达65MPa以上,工业化生产具有能耗低,污染少,投资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的分析,建立了渣膜结晶比计算模型。利用配制已知结晶比的标样,考察了差热分析法确定渣膜结晶比的准确性,并在实验室对工业用中碳钢和低碳钢板坯保护渣制备的渣膜结晶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差热分析测量再结晶热焓的方法可以用于渣膜结晶比的判定,相对误差为0~5.03%;用于连铸中碳钢的保护渣渣膜结晶比为88.6%,而低碳钢保护渣的渣膜结晶比为55.0%,其大小趋势与实际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68.
含钛高炉渣中含有20%~30%的TiO_2,是一种附加值较高的二次资源,但在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氧化物还原难度大,硅钛难分离,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热力学理论基础,采用真空碳热还原联合酸浸工艺处理含钛高炉渣制备TiC。结果表明:真空有助于钛氧化物彻底还原,可实现渣中硅钛彻底分离,减少酸耗量,降低二次污染。真空碳热还原联合酸浸工艺处理含钛高炉渣(TiO_2含量23%左右)制备TiC的最佳条件为:炉渣粒度200目,还原温度1 673K,渣碳质量比100∶38。  相似文献   
69.
通过在高炉渣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尾矿作为改性剂,研究了改性熔渣的凝固行为和黏度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熔渣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采用熔体物性测定仪研究了熔渣在1 200℃到1 475℃的黏度.结果表明:配加尾矿后,熔渣的酸度系数(Mk)达到1.2~1.8时,熔渣凝固后呈现非晶/玻璃质的特征;显微结构除Mk=1.8以外,均为致密均匀的结构.此外,熔渣成纤适宜的温度区间显著增大,尾矿适宜的配比为16.98%~34.18%.  相似文献   
70.
以KOH为改性剂,利用渣碱共熔反应对攀钢含钛电炉熔分渣进行改性处理,成功地将炉渣中Ti元素从原来的重钛酸镁选择性地富集到偏钛酸钾中,同时渣中镁铝尖晶石和镁橄榄石转化为易溶于水的铝酸盐和硅酸盐.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共熔反应中煅烧温度、渣碱比(含钛电炉熔分渣的质量与KOH质量之比)、保温时间等对Ti元素迁移富集和镁铝尖晶石转化的影响.当渣碱比为1:2.1、煅烧温度700℃及保温时间1 h时,生成的偏钛酸钾衍射峰达到最强,镁铝尖晶石的衍射峰最弱,有效地实现了Ti元素的选择性富集及镁铝尖晶石的物相转化.实验证实了较高K/Ti比( K2 O与TiO2的摩尔比)是生成偏钛酸钾的主要原因.以最佳碱熔条件下得到的共熔渣为原料,经过后续处理,在850℃的条件下合成了六钛酸钾纳米晶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