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9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安防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功能之一,它能有效保证住户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防止没有授权的非法入侵.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微控制器AT89C51为核心,利用公用电话网实现自动报警的安防系统.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经过实验和试用,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2.
对基于微控制器C8051F500的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结构、散热风扇驱动和基于蓝牙过程数据采集与传输.为了监控热管理系统的过程参数,采用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作为系统上位机,利用蓝牙模块实现了系统指令发送、数据回送及参数设定功能,可以实现6路风扇的自动和手动调节两种控制模式.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水冷器、中冷器温度实时测量反馈控制6路风扇转速,达到了对发动机系统热工况的最佳控制.  相似文献   
43.
随着微控制器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嵌入式系统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监控系统已经网络化,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成为设备必要。本文以ARM7系列LPC2214微控制器和W5300以太网控制器为主要硬件,UDP为协议,阐述其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44.
文章针对CAN总线和PC之间的通信"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USB-CAN的转换通信模块,采用单片机PIC18F4550以及CAN总线控制器MCP2515和高速CAN收发器MCP2551来实现;介绍了各个模块之间的硬件接口电路,同时对固件编程以及USB驱动程序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目前该模块已成功应用于电脑横机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45.
寻迹智能模型车是机器人领域广泛研究的对象,本文以参加“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的智能模型赛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利用单片机和无线数据传输芯片构成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以nRF24L01无线传输芯片为核心,飞思卡尔16位单片机PC9S12XS128控制数据的发射。NetUSB-24L01无线接收,并通过USB接口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上位机利用VC++编写数据采集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得到智能模型车运动状态中的相关参数和运动轨迹,进而提高模型车的行驶速度和操纵稳定性。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传输速率高、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等特点。利用该无线收发系统,对模型车的运动状态和行驶轨迹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优化后,在自制赛道测试时,智能模型车的运行时间缩短了11%。  相似文献   
46.
采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进行上位机编程,基于微控制器ATmega64和A/D转换器AD7714,结合具有补偿式脉冲鉴相功能的变形采集调理电路及高精度的485总线驱动执行器接口,设计了万能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运动控制精确、数据采集精度高,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7.
对3D显示系统的原理和光闸眼镜控制原理进行了研究.借鉴红外线发射器同步协议,设计了无线射频同步的方法,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框图和软件流程.系统解决了时间同步和左右眼帧同步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延时补偿计算方法,采用2.4 GHz频段的nRF24L01无线射频芯片实现同步信号传输.最后对眼镜实际工作效果进行了测试,实际工作效果图表明此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Streptomyces lydicus A01 resists many plant pathogens (including Fusarium spp.) by producing the antifungal agent natamycin, which binds to the ergosterol of fungal cell membranes and inhibits the growth of pathogens. Trichoderma harzianum CECT2413 is a widely-distributed soil fungus that antagonizes several plant fungal pathogens (including Fusarium spp.) by producing chi-tinase and degrading chitin, 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fungal cell wall.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enhance the biocontrol effect of S. lydicus A01 on Fusarium spp. by transforming the chitinase gene of Trichoderma. Chitinase and natamycin could act synergisti-cally on both the cell walls and cell membranes of pathogens. The 33-kD chitinase-encoding gene (chit33) was cloned and conju-gal-transformed from T. harzianum CECT2413 to S. lydicus A01, and then confirmed vi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s. Subsequent analyses using the 3,5-dinitrosalicylic acid (DNS) method an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its wild type strain (WT), the S. lydicus A01 conjugal transformant (CT) with chit33 gene exhibited substantially higher chi-tinase activity and natamycin production. The resistance of S. lydicus A01-chit33 CT and WT to four Fusaria in crops and vegetables was tested via the cup-plate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WT, the conjugal transformant of S. lydicus A01 with chit33 gene from T. harzianum CECT2413 showed greatly increased biocontrol effect on fusarium disease. This study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antifungal bio-agents for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via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previously non-existent and pre-existing functions achieved through heterogeneous gene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49.
从应用角度出发,在以ARM微控制器为核心的磁通门罗经中,移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在简要介绍μC/OS-II和磁通门罗经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操作系统代码的移植过程,并设计了多个系统任务及其调度方案。最后,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从系统软件的可靠性和磁通门罗经的精度2个方面验证了操作系统移植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基于nRF24L01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2.4 GHz频段的射频芯片nRF24L01以及由该芯片与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232组成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给出了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控制过程,并说明了测试运行情况.该设计实现的无线数据传输可靠稳定,传输速率高,已应用于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