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基于海南省2003~2009年的RD资源统计数据,首先对其资源投入与产出结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进一步探讨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指出科技活动中的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为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综合产出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针对某校园的电磁环境进行了测量与统计分析,展示了校园内电磁环境的空间分布情况,同时对比了不同区域电磁环境的分布,绘制了测量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图,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统计结果.这些实测数据和统计结果对于评估和分析电磁环境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对于电磁环境的理论分析方法也提供了可比对的数据.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关性来表征电磁环境复杂度的方法,利用两个场强探头同时采集空间中不同位置的电场幅值,对其电场幅值的时间序列做相关性计算,以此来评估电磁环境复杂度的高低,并给出三个不同区域电场分量与总场幅值的相关系数随距离变化图.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确定我国城乡结合部行人过街的安全影响因素,对城乡结合部路段上行人的过街心理进行了调查及分析.首先利用计划行为理论进行心理问卷设计,并通过预调查,使用克伦巴赫系数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验证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表明问卷可信并能够有效的反映行人过街的心理行为.通过正式调研,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全设施的设置和亲友对过街行为的态度将直接影响行人过街行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城乡结合部行人安全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已有的多变量相关性指标(如复相关、偏相关、广义相关系数、多向列联表分析、和谐系数等),都是从代数的角度进行定义的。文中用数性积的几何意义解释了Pearson相关系数r,得到了一个与r等价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指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到p维情况,并且得到了衡量p个随机变量之间相关性指标———p维平行2p面体的体积。最后举例说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台区作为电力系统的最末端部分,节点数目多、网络架构复杂,导致不易精确计算其理论线损问题。在海量实际低压台区运行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首先研究影响台区线损的相关因子,建立台区线损特征指标集合。然后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从中提取出高损关键特征指标作为线损预测模型输入。再融合集成学习和梯度提升树思想,建立基于串级BP(back propogatiow)神经网络的台区线损预测模型,并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对预测模型的初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模型训练效率。最后通过实际数据算例仿真,并与其他预测方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所提台区线损预测模型具有优秀的训练效率和预测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6.
模拟月壤微波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涤徽  姜景山  吴季  张德海  张晓辉 《科学通报》2005,50(10):1040-1049
为配合我国即将发射的绕月星载微波辐射计对月观测资料反演的需要, 在野外采集大量地球玄武岩和斜长岩样品及对其进行主元素化学分析的基础上, 配制了9个模拟月壤样品, 并各制成0.8, 1.0, 1.2, 1.4和1.6 g/cm3五个密度等级; 然后在0.5~20 GHz的频率范围内, 用同轴线终端开路法在HP8722C矢量网络分析仪上对其介电常数进行了测量,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处理和统计分析. 研究表明, 在密度、频率和组分三个参数中, 密度对介电常数的作用最为明显, 频率次之, 组分的影响最小. 三者对介电常数实部的影响所占比例大约为45%, 33%, 22%, 对虚部的影响约为55%, 27%, 19%. 介电常数实部随密度和频率的变化符合较严格的线性关系, 和二者的相关系数分别平均为0.99和−0.73. 虚部和密度或频率在约0.5~10 GHz范围呈线性关系, 但在频率高于10 GHz后, 相关性明显弱化; 组分对介电常数的作用较为复杂, 二者之间很大程度上不遵循简单的函数关系, 相关性最小. 对样品主元素氧化物SiO2, Al2O3, CaO, MgO, TiO2和ΔFe百分含量的多元回归显示, 它们和介电常数之间倾向于符合一个多元一次函数, Ti氧化物或Fe氧化物或Ti、Fe氧化物组合均未表现出其在对介电常数贡献上的特征组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中国荒漠区东部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解中国荒漠区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意义, 通过39个表土花粉样品分析与植物样方植被调查结果显示: 荒漠区不同群落间花粉组合差异比较明显, 盐爪爪群落和驼绒藜群落均以高含量的藜科花粉为特征(高于45%, 平均63.5%), 驼绒藜群落以含有一定量的麻黄花粉(高于3.3%, 平均16.5%)可与盐爪爪群落区分开来, 蒿群落以蒿花粉含量(多高于50%)明显高于藜科花粉(低于35%)为特征, 白刺群落以含有一定量的白刺花粉(高于2.6%, 平均13.6%)为特征, 红砂群落与四合木群落都含有一定量的柽柳科花粉(高于2%,平均8.6%), 但红砂群落蒿花粉含量一般高于藜科花粉含量, 且含有较多的禾本科、菊科、豆科等花粉; 四合木群落花粉组合蒿花粉含量一般低于藜科花粉含量, 其他类型花粉较少, 沙拐枣群落以含有一定量沙拐枣花粉(高于2%, 平均5%)为特征, 且麻黄花粉含量较高(高于38%, 平均49.3%). 聚类分析及降趋对应分析(DCA)结果表明, 霸王柴、沙拐枣、四合木、蒺藜属、柽柳科花粉联合指数A值较高, 对植被指示性良好; 蒿、藜科、禾本科具有较高的R值, 白刺、十字花科、景天属花粉具有较高的超代表性指数O, 但母体植物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p远大于母体植物不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a, 对植被具较明显指示意义; 葱属、豆科、蔷薇科、马先蒿、菊科等花粉类型, 联合指数A值较低, 超代表性指数O或低代表性指数U较高, 母体植物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p与母体植物不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相差不多, 对植被指示意义不明显. 其他仅出现于花粉组合中的花粉类型如松、云杉、桦、栎、榆、胡颓子科、麻黄、毛茛科、石竹科、蓼科、虎耳草科等对植被的指示意义无法确定. 麻黄/蒿比、白刺/麻黄比与蒿/藜比一样具有指示干旱区环境意义, 典型荒漠群落花粉组成中蒿/藜比值小于0.5, 麻黄/蒿比值大于0.1, 白刺/麻黄比值小于1; 草原化荒漠群落花粉组成中蒿/藜比值多为0.5~2, 麻黄/蒿比值多小于0.1, 白刺/麻黄比值多大于1.  相似文献   
108.
将线性模型中定义的一种新相对效率e4()=min1≤i≤pλi(Covβ)λi(Cov)推广到权回归模型中,并研究了它的下界以及它与某些广义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东辽河辽源段非点源污染估算与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控制非点源污染排放成为东辽河辽源段水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枯水期日均污染负荷对径流分割法进行了修正,将其应用于东辽河辽源段非点源COD和氨氮负荷的估算,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非点源污染负荷与当地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东辽河辽源段非点源污染具有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的特点,非点源COD占比约为50-65%,非点源氨氮占比约为30-50%,该河段非点源污染严重;东辽河非点源污染年内月际分布不均、月际变化大,COD主要集中在7、8月,主要由夏季大量降水引起;氨氮则有3月和7月两次高峰,主要是由于污染物随春季融雪入河和夏季汛期与水冲刷共同导致;非点源污染与降水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针对许可回收规则中特征项和阈值的选取缺少定量分析的模型和方法的问题,本文在形式化定义参数模型的基础上,综合使用差分编码、信息熵和相关矩阵等统计分析方法描述特征敏感性和相关性,并提出了敏感突出、代价最小化、趋零一致性和翻倍稳定原则,以筛选特征项、界定阈值。根据用户使用企业级软件的数据,该方法能够从多个候选项中,选定CPU利用率作为许可回收规则唯一的特征项,并设定阈值为8%,判定时间间隔为1 136 s。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而且易于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