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2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刘佩林 《科技信息》2009,(27):I0020-I0020
以普通高校的课程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对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影响:1)北京奥运会对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影响:教师地位提高,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增多;使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有了新的选择方向2)北京奥运会对高校体育物力资源的影响:高校场地设施扩建,场地管理科学化;3)北京奥运会对高校体育思想资源的影响: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个性发展理念与奥林匹克运动思想融合;4)北京奥运会对高校知识资源的影响:丰富了教材内容,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开发。最后提出奥运会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理念.旨在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2.
康金峰 《科技信息》2009,(35):128-128
隐性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却往往容易被忽视。体育隐性课程的应用弥补了体育显性课程的不足,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相似文献   
13.
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关键词之一.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以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借助化学学科教材、社会教学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好生动有趣的中学化学活动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高校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是课程建设改革的支持和保证,对课程改革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对高校电子信息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湘 《科技信息》2009,(25):188-188,238
探索课程设置原则是高职课程建设首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依据高职教育的基本性质与功能,在新型高职课程观的层面上思考高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以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高伟  葛胜升  施吕蓉 《科技信息》2012,(33):510-5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内容已经与现实技术严重脱节,并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数学电路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目前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方法,重点提出了要加强实验实训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田好敏  杨豪 《科技信息》2011,(1):I0152-I0152,I0149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历史相对较短,课程体系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结构上缺乏系统性;内容上课程之间关联性不够,不能真正反映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内涵。本文在分析了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现状,结合河南城建学院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安全工程专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使河南城建学院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高素质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微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目前,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限制,贵州的中小学基本上没有开发出自己的校本课程.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贵州中小学开发有能效的校本课程,旨在为贵州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伴随20世纪前期中国高等院校的发展、中国世界史课程的多样性与细化以及中国高等院校"史学系"的诞生,到20世纪20年代,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中国西方史学课程正式开设。留美学人通过讲坛授课、翻译西方史著、编写教材等途径传播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让西方史学成为中国史学的重要内容,使中国史学与世界接轨,对中国西方史学课程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