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6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计时电流法对〔Cu(HIO6) 2 〕5-/〔Cu(HIO6) 2 〕6-电对的氧化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 ,估算了〔Cu(HIO6) 2 〕6-的扩散系数约为 3.3× 10 -6cm2 /S。  相似文献   
52.
提出了在弱酸性介质及抗坏血酸和乳化剂存在下 ,以 5 -Br -PADAP为显色剂 ,选用了铜、锌、铁的最大吸收峰为 5 5 8,5 6 6和 76 0nm为测定波长 ,按系数倍率法和两波长标准加入法原理处理测量数据 ,直接测定了人发中铜、铁、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53.
流动时库仑分析法克服了电容电流及电极表面性质改变等噪声干扰。10 s内完成一次测定点。在“海水中溶解氧测定仪”的基础上,改为通用型仪器,使之微机化,进行数理统计处理,仪器的可靠性、再现性及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可测0.01 mg/l浓度,相应偏差±0.5~1.0%,进行了水中 Cr~(6+)、Cu~(2+)、O_2、Br~- 等测定,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4.
本文用相对论X的过渡态方法计算了V,Cu,Sr,Te的KLL俄歇电子能量,并在计算中考虑到对Slater交换势的相对论修正.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为4‰,进一步改进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5.
利用2,4-二羟基苯甲醛将三乙醇胺与三个罗丹明酰肼连接,合成了一种三角架结构罗丹明探针s4。在DMF/H2O(1/1,v/v,p H 6)介质中,Cu2+能使探针s4在558 nm波长处的吸收显著增强,呈紫红色。作为Cu2+比色探针,显色敏锐、共存干扰极小。在Cu2+浓度2.0×10-7mol·L-1~1.6×10-5mol·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线性相关,检出限为1.052×10-7mol·L-1。对水样中微量Cu2+检测的回收率在95%~1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红外光谱、核磁证实了探针识别Cu2+的配合作用为探针分子中罗丹明螺环的开环和闭环两种结构的互变。  相似文献   
56.
在油胺中合成Cu1.94S/ZnS,并将其分散到乙醇溶液中在磁力搅拌下与金纳米粒子复合,制备了Au/Cu1.94S/ZnS三元纳米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在可见光下Au/Cu1.94S/ZnS纳米复合物对染料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质.结果显示:Au/Cu1.94S/ZnS纳米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吸附动力学实验为基础,结合动力学模型对典型的重金属Cu2+ 、Pb2+在高岭土中的顺序竞争吸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考察了离子的初始浓度、两种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的先后顺序及时间节点对吸附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吸附位点;高岭土对同时竞争时两种重金属的吸附总量大于顺序竞争时的吸附总量,且进入高岭土的时间点对吸附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伪一级动力学方程仅适用于反应的初始阶段,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则可以较好的拟合整个竞争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8.
La_(1-x)Cu_xNiO_3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研制La1-xCuxNiO3复合氧化物系列催化剂,考察该系列催化剂对NO和CO的催化转化性能,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催化剂的活性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所制得的La1-xCuxNi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都具有钙钛矿型结构,其中La0.8Cu0.2NiO3复合氧化物的颗粒较小,粒径较为均一,从而催化性能更好,对于NO的还原和CO的氧化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使NO和CO的转化率分别高达96.3%和90.5%.  相似文献   
59.
糠醛液相加氢制糠醇新型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对糠醛加氢反应制糖醇Cu/SiO_2催化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的催化剂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又考察了添加少量碱土金属助剂的催化作用,并对该催化剂的再生和中间试验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0.
Metallic nano multilayers were usually prepared by dual targets alternating deposi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self-assembled Cu–W nano multilayers with different modulation periods were deposited on single crystal silicon substrate by dual targets confocal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 The self-assembled film presented an alternation of W-rich layer and Cu-rich layer. The degree of coherence of the layered interface can be adjusted by controlling both the solid solubility of W-rich and Cu-rich layers. The film resistance increment of the self-assembled Cu–W multilayers is only 14% when the modulation period decreases from 68.2 nm to 5.3 nm,having less size effect compared to the film prepared by alternating deposition method. It noticed that the film resistance even decreased slightly when the modulation period decreased to below 5.3 nm.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oherence could weak the interface scattering ability to electrons, so the self-assembled Cu–W multilayers have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multilayer prepared by alternating deposition technique. This study presented a new pathway to enhance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multilay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