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4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518篇
系统科学   248篇
丛书文集   239篇
教育与普及   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39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711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关键线路辨识对预防连锁故障及大停电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电网关键线路辨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N-1故障条件下,综合分析了线路断开对电网运行状态、系统负载率、线路过载、母线电压波动、系统无功潮流转移和停电事故损失负荷等造成的影响。根据电网的整体和局部特性、有功和无功潮流、母线电压和负载率等变化情况,构建了综合关键度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关键度指标的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以IEEE39节点系统为算例,将辨识结果与现有研究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研究可为电网规划和调度提供参考,对关键线路进行重点监控,提前制定防御措施,可减少连锁故障发生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一种基于Teager能量算子瞬时能量的贯通式同相AT牵引供电系统牵引网纵联保护方案。牵引变电所出口并联电容与一段接触线构成牵引网边界,通过分析发现该边界对高频信号有很强的衰减所用。利用FEEMD分解提取故障电流高频分量,然后利用Teager能量算子计算故障电流高频分量的瞬时能量,并提取两端瞬时能量最大值。区外故障时,故障电流高频分量瞬时能量最大值较小;区内故障时,该值较大。根据该差异来构造保护动作判据,判别故障位置,决定保护是否动作。基于PSCAD大量仿真实验表明,该保护方案能够准确判别区内、外故障,并且有较好的耐过渡电阻能力。  相似文献   
993.
四川盆地西南地区火山岩气藏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岩相变化大、物性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储层预测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以永探1井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井震标定和正演模拟,确定不同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多属性融合,预测岩相平面分布。基于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明确储层敏感参数,应用叠后地震反演技术,进行敏感参数反演,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物理分析结果将弹性参数转换为储层物性参数,开展储层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预测出研究区块目的层火山岩优质储层分布,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程度高,可为该地区下一步火山岩储层精细描述及生产部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4.
为探讨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CRL-1730)凋亡的影响与其作用机制。应用实时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芯片技术检测与mi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与人细胞凋亡相关的89个关键基因和384个miRNAs的表达。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与非气虚血瘀证组比较,有1个上调及3个下调miRNA,与健康对照组比较,89个基因有22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有8个上调及2个下调miRNA,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病非气虚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89个基因有19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有12个上调及2个下调miRNA,有统计学差异(P0.05)。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比较,89个基因中有5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有6个上调miRNA,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组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比较,89个基因有7个上调基因和3个下调基因,有3个下调miRNA,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比较,89个基因中有5个上调基因和3个下调基因,有3个上调及1个下调miRNA,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的mRNA和miRNA表达失调有关,其中,TNFSF10具有关键作用,补阳还五汤对上述部分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分子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高速铁路弹条在实际工作中会承受反复多变的载荷作用,随着时间累积,弹条会发生疲劳断裂。为研究高速铁路弹条(W1型弹条)在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将W1型弹条放置于MTS810伺服液压试验机上进行载荷分别为(25±7.5) kN、(25±10) kN、(25±12.5) kN 3种试验方案的疲劳试验,首先通过疲劳试验数据计算弹条的疲劳可靠度寿命和疲劳寿命,绘制W1型弹条在不同可靠度下的载荷与疲劳寿命(lgFa-lgN)直线并对其进行线性拟合,根据不同可靠度的要求,可以计算和预测W1型弹条在3种试验方案下的疲劳寿命,然后对弹条断口进行电镜扫描分析,得出弹条断裂类型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996.
樊博  刘洋  李怡凡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465-14470
为克服现有短时停车需求模型无法直接利用于机场停车需求预测这一问题,利用停车数据、航班计划和气象信息,建立了面向机场停车场的短时停车需求预测模型。首先使用机场停车数据分析了停车场短时车辆到达与离去特性,然后考虑到航班计划对机场停车场短时停车需求的影响,将其与气象状况同时引入到短时停车需求影响因素中,建立了基于Conv1D-LSTM神经网络结构的机场短时停车需求模型。以上海虹桥机场停车场为实例,Conv1D-LSTM模型实验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057 辆和14.237 辆;对比多个其他模型实验结果,本文构建的Conv1D-LSTM模型预测效果更优,能有效应用于机场停车场短时停车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997.
柴油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其气门间隙会随其性能状态退化发生改变,为了解决传统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健康指标确定困难、权重人为经验依赖性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柴油机气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包分解算法对柴油机缸盖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对分解得到的节点信号分别提取常见的14个时域特征和小波包分解信号能量比向量,构建...  相似文献   
998.
大渡河流域滑坡灾害频发,对流域内的施工建设和水电站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获取流域地灾分布一张图对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对覆盖了大渡河丹巴至乐山段的升轨Sentinel-1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流域2018-2021年的大范围形变结果,并结合光学影像识别出潜在的隐患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最大形变速率达到了-65.2 mm /y;大部分沉降区集中在丹巴、石棉和汉源地区,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活动和降雨等因素驱动;综合考虑形变速率、地形、植被覆盖和变形范围的影响,在大渡河沿线发现了15处较显著的滑坡隐患区;在典型形变区域,InSAR结果与地面测量数据基本一致,证明了InSAR滑坡监测技术在复杂西南山区的有效性,测量结果将为当地灾害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99.
LNG接收站的主要环境风险为介质污染,通过构建LNG接收站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从规划建设、周边环境、功能分区、运营管理、应急处置等5个维度筛选23项指标因素,运用G1模型为各项指标赋权,建立LNG接收站环境风险综合指数计算模型和评估准则。以广东省某LNG接收站为例,评估结果表明总体环境风险为一般等级,LNG储罐区环境风险达到较大等级,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LNG接收站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及其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SZ36-1地区已发现的油气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辽西低凸起上,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东二下亚段。油气藏以构造油气藏为主,主要烃源岩层系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和三段,主要储层类型为三角洲砂体,东二下段上部区域性展布的泥岩构成盖层。油气藏以油为主,油藏多为常压下形成,油气成藏期较晚。采用油藏解剖和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之间空间匹配关系研究的方法,对该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断裂、储盖组合以及输导体系。油气藏横向分布主要受储层控制,而纵向分布主要受断裂控制。受断裂和凸起的影响,该区主要为凸起披覆背斜型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