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6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脂易在空气中自动氧化产生酸败,各种抗氧化剂具有防止、延缓其氧化的作用,而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合成抗氧化剂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通过研究天然抗氧化剂——从竹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并与合成抗氧化剂BHT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竹叶黄酮比BHT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为开发利用竹类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此方面报道在国内尚无。  相似文献   
512.
通过实验阐明了 EGB对动物软脑膜和肠系膜微循环、血液系统、学习记忆、中枢递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影响 ,为 EGB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13.
为研究白背叶黄酮化合物QB3(芹菜素-7-O-β-D-(6″-反式-对-香豆酰基)-葡萄糖苷)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四氮唑盐还原法(MTT)评价QB3体外对卵巢癌Skov3、Cne—2 z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QB3在浓度为25、50μg/mL时对卵巢癌Skov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其IC50为167.79μg/mL;QB3在浓度为50μg/mL时对Cne—2 z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其IC50为126.63μg/mL。说明QB3对Skov3、Cne—2 z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14.
葛根黄酮的提取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葛根黄酮的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用原药材5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提取得到葛根中总黄酮含量为7.43%.定性试验表明葛根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为异黄酮类.葛根黄酮可以开发成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或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515.
【目的】研究无患子皂苷和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及其在叶中的积累动态,并对彼此间相关关系进行探讨,可为无患子的综合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无患子为材料,分别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花、果、枝、根等器官及8个时期叶片的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结果】总皂苷和总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各器官中的总皂苷质量分数(0.98%~13.26%)均显著高于总黄酮质量分数(0.31%~1.74%);果皮中的总皂苷含量最高(13.26%),其次为花(5.68%~6.21%)和叶(4.11%,8个时期平均值);各器官中总黄酮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叶(1.74%,8个时期平均值)、花苞(0.88%)、花朵(0.74%)、根(0.53%)、枝(0.44%)、果皮(0.31%)。叶中总皂苷和总黄酮在1个年生长周期内的积累规律不同,总皂苷含量总体上呈逐渐升高趋势,总黄酮含量波动变化。总皂苷含量与总黄酮含量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结论】无患子总皂苷和总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及其在叶中的积累规律各异,皂苷和黄酮的积累可能存在着间接竞争关系;除传统利用果皮部位,花和叶也是积累皂苷和黄酮的主要器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合理采收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16.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艾叶黄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和STP数据库并结合文献筛选艾叶活性黄酮成分及其相应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OMIM、TTD数据库预测RA相关靶点,得到艾叶黄酮治疗RA的交集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使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筛选获得38个艾叶活性黄酮成分,主要作用于129个RA相关靶点;主要通过药物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和炎症应答等生物过程,涉及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等15条相关的信号通路,关键靶点有TNF、JUN、RELA、AKT1、TP53、IL-6、MAPK1、MAPK14;核心成分为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异鼠李素、异泽兰黄素.表明艾叶黄酮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治疗RA,为其进一步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17.
以虎舌红不同类型叶为试材,以芦丁作为参照,利用比色法测定还原力与羟自由基作为判定抗氧化活性强弱的综合指标,对虎舌红不同类型叶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虎舌红不同类型中红毛红花的虎舌红叶总黄酮含量最大,含量达到20.908 mg/g,红毛红花的虎舌红叶抗氧化性最好。  相似文献   
518.
以翅米荞为母本,野苦荞为父本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WT-RILs)群体F_8代的299个家系为材料,对苦荞籽粒黄酮含量、长宽比、产量、百粒质量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不同粒型、粒色和果壳型株系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3.67%~71.11%;黄酮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粒色、果壳型株系的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欧式距离为19.70~23.90处,299个株系可划分为9类,其中C2和C5分别为黄酮含量的极高端和极低端类群,C9类群产量的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类群,C2和C9类群中黄酮含量、产量和百粒质量等性状均表现良好的株系可作为高黄酮、高产苦荞品种选育的推选材料。  相似文献   
519.
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采用NMR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从苦豆子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阿魏酸(2)、咖啡酸乙酯(3)、羟基芫花素(4)、7,3′,4′-三羟基黄酮(5)、7,3′-二羟基-5′-羟甲基异黄酮(6)、7,3′,4′-三羟基异黄酮(7)、大豆苷元(8)、3′,4′-二羟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9)、赝靛黄素(10)、rothindin(11)、(-)-13,14-去氢槐定碱(12)、(-)-epibaptifoline(13)、槐定碱(14)、槐果碱(15)和氧化槐果碱(16).其中,化合物1~2、4~7、9~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20.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的蕨菜黄酮对肉鸡的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等的影响。试验选用日龄相同、健康肉雏鸡8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只,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试验Ⅰ、Ⅱ、Ⅲ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mg/kg.d、100mg/kg.d、150mg/kg.d的蕨菜黄酮,对照组Ⅳ只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蕨菜黄酮可提高肉鸡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