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7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对Fe-24Mn-13Cr-1Ni-0.44N和Fe-24Mn-18Cr-3Ni-0.62N两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分别进行了低温冲击断裂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的质量分数的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低温冲击韧度快速降低,韧脆转变温度升高,两者的韧脆转变温度分别为140K和210K;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83K时会产生层状剥离式的脆性断裂;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随温度的降低,断裂模式的变化规律为:拉长或等轴形韧窝→浅坑形韧窝→脆断刻面和韧窝混合型→脆断刻面为主,层状剥离出现.  相似文献   
92.
弛豫-析出-控制相变技术中冷却速度对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热模拟实验,对在非再结晶温度变形后弛豫一段时间,再以不同冷速冷却的低碳贝氏体钢的相变组织进行了研究,并与同等条件不弛豫的试样组织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弛豫和冷速对中温转变组织类型及组织细化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弛豫及冷却速度对变形奥氏体的相变组织是有影响的.低冷速下主要得到边界及取向不清晰的粒状贝氏体,这时弛豫时间对细化程度影响不明显,在10℃/s以上冷速下得到的是以板条贝氏体为主的组织,与未弛豫试样比较,其组织更细,板条形状更清晰,弛豫试样组织中残余奥氏体或M/A岛的形状更细长,弛豫有利于在同等冷却条件下得到板条组织,并且在高冷速下,弛豫试样中M/A量较未弛豫试样中的要少.  相似文献   
93.
本文研究了用于深冷条件下的Fe-Mn-Ni-Al系合金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低温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94.
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以SS400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冷加工+α→γ逆相变等实验工艺,研究了此变形工艺对奥氏体再结晶行为的影响以及细化母相奥氏体晶粒的方法.结果表明,由于低温大变形及快速升温同时有铁素体基体的回复、再结晶或奥氏体相变这三个相互竞争的过程发生,可得到晶粒尺寸为10-12 μm的奥氏体晶粒.  相似文献   
95.
低碳微量铌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的碳氮化物析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低碳微量铌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的碳氮化物析出,运用Gladman晶粒粗化机制讨论了析出相颗粒的平均直径、体积分数和铁素体晶粒尺寸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用钢中的微量Nb在1 200℃时完全固溶,并在760℃变形前的冷却过程中无Nb(CN)析出.在形变过程中Nb(CN)的析出同样需要孕育期,但与等温过程相比大大提前.当变形量积累到一定值(本实验条件下ε=0.69)时,大量动态析出的Nb(CN)颗粒弥散分布在晶界以及位错线上.Nb(CN)析出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颗粒长大不明显,计算得到的铁素体晶粒平均截径与实际测得的铁素体晶粒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从schiel方程推导出在给定冷却速度下铸铁枝晶奥氏体及共晶奥氏体中第三组元的偏析参数KS和偏析梯度KR的计算式,并讨论了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97.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GCr15钢残余奥氏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钢中残余奥氏作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冷却速度的加快而减少.本文就工艺参数对残余奥氏体量及硬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8.
等温条件下晶粒长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描述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简化模型。通过对微合金钢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证明所提出的模型精度较高,误差曲线的性态较理想。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通过对大量东方红75(54)拖拉机汽缸套实样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认为淬火裂纹是内应力瞬时超过材料强度极限时所产生的一种脆性断裂。影响强度和内应力分布的一切因素都将对淬火开裂有程度不同的影响,石墨呈过冷形态是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具有过冷石墨组织缸套开裂率是不过冷石墨组织缸套开裂率的57倍。铸造应力。机械加工应力及热处理淬火应力对裂纹形成起促进作用。组织中存在的渗碳体和网状铬复合物使基体脆性增加,有利于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