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对西菲律宾海MD06-3047 和MD06-3050 两个柱状样第四纪沉积物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和微玻陨石分析. 经过鉴定统计, 识别出自2.36 Ma 以来的7 个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学事件, 分别是Discoaster brouweri 的末现、Calcidiscus macintyrei 的末现、Large Gephyrocapsa的初现、Large Gephyrocapsa 的末现、Pseudoemiliania lacunosa 的末现、Gephyrocapsacaribbeanica 的快速增长、以及Emiliania huxleyi 的初现. 同时, 在MD06-3050 柱状样岩芯1340~1374 cm 层位发现大量微玻陨石. 通过氧同位素年代曲线对比, 得出这些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学事件和微玻陨石事件的年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技术对晶态磁性超微粒子材料进行测试,根据测定的试样衍射线方向和衍射强度数据用布拉格定律作分析处理,求得衍射晶面间距和衍射线的相对衍射强度比等参数。按照JCPDS文件检索以确定材料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光电子能谱研究催化剂表面化学状态的变化,属当前催化领域的新课题.文中用XPS和XRD技术研究了超微粒子碳化铁催化剂在F-T合成过程中表面形态和体相结构的变化.由于超微粒子催化剂表面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尽管其体相结构是α-Fe和碳化铁.但仍有部分氧化物复盖在催化剂表面.经H2处理,体相内碳化铁被全部还原的同时,伴随烃化物的生成,而表面仍有极少量的氧和碳以各种不同的复杂形式吸附在Fe的表面.再经CO和H2混合气处理,体相内得到F-T合成过程中具有稳定化学结构的α-Fe,碳化铁和γ-Fe2O3,其表面则是大量碳和氧以及碳氢化合物、羰基化合物以固定形式吸附在催化剂Fe的表面.然而这种形式又是一个动态平衡。伴随着烯烃、烷烃及含氧的碳氢化合物从催化剂表面脱附下来形成产物;然后再解离吸附CO和H2,再脱附,构成F—T合成催化剂表面的动态平衡.文中进一步论证了F-T合成的碳化物机理.  相似文献   
14.
1985年从四川珙县分离到的茶刺蛾病原物,经感染试验,组织病理研究,包涵体及病毒粒子超微结构研究,核酸类型鉴别等,定名该病原物为茶刺蛾颗粒体病毒.另对该病毒核酸作了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热变性试验,测得该病毒核酸为双链DNA分子,分子量为64.11×10~6d,93.87kb,Tm值为67.3℃,(G+C)含量为32.7%,包涵体蛋白的氨基酸组分中Asp、Glu和Arg含量高,占氨基酸总量的34.12%,His,Cys和Met含量很少。该病毒对茶刺蛾幼虫有很强的感染力,氨基酸在生物防治上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合成超微粒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简述了超微粒子的主要品种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田扬赵 《科学通报》1995,40(1):83-83
80年代中期由Ehrfeld教授及其同事创造的LIGA(in German:Lithographfie Galvano-formung,Abformtecnnik)技术被认为最有前途的超微细加工方法.LIGA技术即是深度同步辐射X射线光刻、电铸成型、塑料铸模等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工艺是深度同步辐射光刻,只有深度同步辐射光刻刻蚀出比较理想的光刻胶图形,才能保证制作出高质量的其它材料(如金属)结构图形.LIGA技术在Wisconsin大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使之能够实现各零件的组合和装配.  相似文献   
17.
对西太平洋M1-1结壳与中太平洋A1-1结壳(该结壳未发现化石)的超微化石及10Be同位素分析和测年结果表明: 超微化石生物地层与10Be同位素地层所反映的结壳生长时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两结壳都有3层生长层, 最老的生长层生长于中新世, 地质时间为12.80 Ma. 来自中太平洋的A1-1结壳的最大生长速率(8.11 mm/Ma)、最小生长速率(1.92 mm/Ma)及平均生长速率(3.47 mm/Ma)均大于西太平洋M1-1结壳的最大生长速率(2.93 mm/Ma)、最小生长速率(0.47 mm/Ma)及平均生长速率(0.94 mm/Ma).  相似文献   
18.
超微粉碎技术在葡萄籽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葡萄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充分利用葡萄籽中的功能性成分,对葡萄籽的清洗、干燥、杀菌、冷冻和超微粉碎等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超微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0℃下干燥2h→-20℃下冷冻30min→以40g/kg的比例加入微晶纤维素→混合后粉碎25min.采用该工艺获得的葡萄籽超微粉的颗粒直径为2.5~22.5μm,平均直径为6.2μm,而葡萄籽细胞的直径为15.0~32.5μm,平均为24.9μm,说明细胞破壁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9.
南海南部近百万年来钙质超微化石氧、碳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南海南部ODP1143站近百万年来钙质超微化石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超微化石δ^18O比值与浮游有孔虫和底栖有孔虫δ^18O比值呈同步变化,但超微化石δ18^18O值较浮游有孔虫δ^18O值平均高1.869‰,比底栖有孔虫δ^18O值平均低3.855‰,超微化石δ^13C值与浮游有孔虫和底栖有孔虫δ^13C值之间相关性不明显,三者存在系统差异,超微化石δ^13 C值要比底栖有孔虫δ^13C值平均高0.76‰,比浮游有孔虫δ^13C值低0.460‰。在氧同位素14-8期之间,超微化石δ^13C值有一明显的高值段,另外,本次研究还发现超微化石δ^13C值变化与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指示超微化石δ^13C值可以作为表层海水古生产力变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赵湘仪 《江西科学》1993,11(1):59-64
粒径小于0.1μm的超微粒子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过渡区域,其性质既不同于原子和分子,又有异于我们宏观世界中的通常物质.它具有幻数结构和体表效应,在热、电、磁及化学催化等方面都具有奇特的性质,在新材料的研制中已崭露头角,许多潜在应用还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