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感应电流加热蒸发了Pb-Sb,Fe-Cu和Al-Sn三种有限固溶合金系的母合金,制备出的超微粉末的粒度为纳米级,研究了超微粉末中的相生成规律和粉末颗粒的形貌及组织特征,得到如下结论:在制备的超微粒子中,组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遵循其在普通状态下的合金化原则,即若组元间在普通状态下不发生固溶或化合反应,则在超微粒子中也不会生成固溶体相或化合物相,制得的超微粉末为纯金属的混合物,但各个相的相对含量则随母合金成分的变化而改变。三种合金的超微粒子的形貌与其作为其组元的纯金属的超微粒子的形貌显著不同,存在不同衬度组织的粒子为两种纯金属相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2.
二元合金超微粉末中化合物相生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感应加热式的气相蒸发法制备了 Mg- Sb,Bi- Mg,Pb- Mg,Mg- Zn和 Sb- Zn五种合金的超微粉末 ,研究了超微粉末中的相生成规律及粉末粒子的形貌和组织特征 .在 5种合金的超微粉末中均未出现在其合金相图上不存在的化合物相或固溶体相 .在 Mg- Sb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β-Mg3Sb2 高温相 ,在 Bi- Mg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 γ- Mg3Bi相 ,在 Mg- Zn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ε- Mg Zn2相 ,在 Sb- Zn合金超微粉末中生成了 Sb Zn,Sb3Zn4 和 Zn3Sb2 化合物相 ;对于在相图上同时存在固溶体相和化合物相的 Pb- Mg合金 ,超微粉末中只生成了β- Mg2 Pb相 ,未发现固溶体相 .各种合金超微粉末粒子的形貌与相应的纯金属超微粉末的形貌不同 ,形状不规则 ,表面粗糙 ,含有化合物相的粒子衬度不均匀 ,为复相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材料工业中,一种新型的超微粒子材料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所谓超微粒子,通常是指粒度在0.1微米以下的粒子,确切地说,就是它的粒度小到能使物质表现出与该物质原有性质不同的粒子。这种粒子的最大特征是体积小,表面积大,原子量少,质量轻,因此表现为表面功能极大,反应性极好,有人将粒径为百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一毫米的超微金属粒集合在一起,其组成元素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超微粒子。内容包括制备方法,粒度大小的测定方法,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在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尖端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今后优先考虑的课题:(1)从国外引进的感光材料、电子元件材料等的生产变成国内生产; (2)精密陶瓷; (3)传感器; (4)超微粒子在光化学,激光化学的应用; (5)超微粒子在分子电子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超微粒子氧化铁的制备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介绍了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超微粒子氧化铁的工艺流程,考察了氧化铁溶胶的性质及影响溶胶性质参数的因素。讨论了溶胶形成原理及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得产品为非晶态,直径3.8—8.0nm的球状超微粒子氧化铁,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透明性。  相似文献   

6.
理论分析和实验检测两方面的研究都证明晶体粒子超微化和晶格结构的微应变能使X射线的衍射峰变宽.这种使衍射峰变宽的现象被称为超微粒子的(?)化效应.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衍射峰的纯衍射宽度定量测定,可对超微粒子的粒径大小和晶格微应变的程度作定量地分析.并可进一步研究γ-三氧化二铁超微粉粒径与磁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锡超微粒子气敏薄膜的复数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法制备了二氧化锡超微粒子薄膜,测量了薄膜的阻抗谱,验证了超微粒子薄膜的内部模拟等效电路。研究了温度、还原性气体以及热处理对阻抗谱的影响,并用氧吸附理论和晶界热垒理论定性地解释了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Fe(CO)_5为原料,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Fe_2O_3超微粒子。初步探讨了溶剂性能对超微粒子性能及形态的影响,并与激光气相法、真空蒸发法及超微Fe粉氧化法制备的Fe_2O_3粒子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由于成功地排除了关联个别超微粒子特性与体系宏观性质的困难,Majievic的单分散超微粒合成技术曾被誉为80年代最出色的化学实验成就之一。本文报导了用微乳胶法制备表面经有机化合物修饰的单分散超微粒子的条件,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制得的SnO_x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显示为平均颗粒小于50nm的超微粒子薄膜。其中组成颗粒的晶粒大小平均为5.0~8.0nm。讨论了沉膜过程中基底温度、氧气分压、放电电压、蒸发源温度和反应蒸镀时间对薄膜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得到了制备SnO_2相含量较高,且接近无色透明的超微粒子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超细颗粒的流态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超细颗粒的流化特性(初始流化速度、床膨胀等)及团聚流化过程,然后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改善粘性颗粒流化质量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超细颗粒物是雾霾的重要组分,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在一台六缸高压共轨柴油机上研究不同工况下Sub-220 nm超细颗粒物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碳烟排放在小负荷时极低,且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加;Sub-220 nm超细颗粒物排放数量浓度在小负荷时高,且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Sub-220 nm超细颗粒物数量浓度的粒径分布为在小负荷和满负荷时是双峰特性,其余工况是单峰特性;转速升高,缸内气流运动加强,超细颗粒物排放数量浓度明显降低,各特征直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La(OH)3超微粒的制备及其结构,形态与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La(OH)_3超微粒.即先制得草酸镧沉淀后,将其焙烧而得La(OH)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观察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焙烧1h所制备的微粒结构形态、粒度与分布.结果表明,在T=900℃~1000℃下焙烧1h,经自然吸潮,可得到平均粒径小于0.1μm的球形La(OH)_3超微粒.  相似文献   

14.
在分形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3个分形指数D_f D_s和α,导出一个较为适用的超微粒熔点公式.该公式表明:超微粒熔点不仅依赖于它的粒径,而且还要依赖于对它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e dispersion of ultrafine particles in the air can be achieved by mechanical method or surface modification. In this work, the electrostatic technique was first employed for anti-aggregation of ultrafine particles. When the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air is within the region of 70%-75%, effective storage time of ultrafine particles can reach 72 h after treatment by the electrostatic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technique imparted ultrafine particles much more pronounced anti-aggregation property. In the dry air, the critical diameter of ultrafine particles anti-aggregated by the electrostatic technique is the function of particle property and charging field intensity. The critical diameter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charging field intensity.  相似文献   

16.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热蒸镀法制备的铝超微粒子的形状呈杆状,其纵向粒径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横向粒径分布呈算术正态分布,纵、横向粒径的比值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当粒径在9.0~53.4nm之间时,其熔点为580℃,熔点降低80℃.  相似文献   

17.
赵湘仪 《江西科学》1993,11(1):59-64
粒径小于0.1μm的超微粒子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过渡区域,其性质既不同于原子和分子,又有异于我们宏观世界中的通常物质.它具有幻数结构和体表效应,在热、电、磁及化学催化等方面都具有奇特的性质,在新材料的研制中已崭露头角,许多潜在应用还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18.
用自制的乙醇钛前驱体,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铁掺杂二氧化钛超细晶簇,铁离子的掺杂明显增加TiO2超细晶簇的室温光谱吸收,TiO2带隙发生红移,拓宽了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光子利用率。TEM、XRD分析表明超细TiO2晶簇在乙醇中分散均匀,粒径为10nm~20nm。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由溅射法制备的Ag超微粒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与溅射收集角的关系.我们的结果是:在给定的溅射条件下,不同的溅射收集角,可以得到不同分散度的超微粒,这对制备具有确定分散度的超微粒而言是一个颇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