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疏水性固体酸Zr(SO4)2·4H2O/AC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乙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Zr(SO4)2·4H2O(ZS)负栽在活性炭(AC)上制备疏水性固体酸ZS/AC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乙酯.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柠檬酸三乙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四水硫酸锆的负载量为30%、催化剂处理温度为110℃、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4%、酸醇摩尔比为1:5.5、100℃反应5 h时,产物收率可达97.6%.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后产率仍保持在93%以上,且易分离,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中联立分子连接性指数和量子化学参数对环醇和酯的36个分子的结构与其色谱保留值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不同极性柱上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的模型。模型的相关因子分别为0.9775 (SE-30柱 )、0.9312 (Carbowax20M柱)、0.9482 (EGSSX柱) ,相应的文献值分别为0.9518、0.5866、0.6227。由于量子化学参数能较准确的反映分子的电性相互作用,文中建立的模型比文献中仅以分子连接性指数建立的模型对极性色谱柱上非同系物的保留值的预测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固体酸Zr(SO4)2·4H2O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采用新型固体酸Zr(SO4)2·4H2O替代传统的液体酸、碱催化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反应进程中各组分含量分布。优化出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油质量的3%,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6.6%。制得的生物柴油与中国0#柴油(GB 252—1994优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接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多元醇磷酸酯类水质稳定剂PC-602应用于低硬度水质(含Ca~(++)量<10ppm)的缓蚀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补加适量钙的方法,缓蚀率可达97~99%。PC-602+聚丙烯酸钠与六偏磷酸钠+HEDP两种复合组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前者具有缓蚀率高,不需调节pH,高pH值(~9.2)时无混浊现象等优点,是可用于低硬度水处理系统的优良缓蚀剂。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PET解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PET在超临界甲醇中的解聚行为及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对PET解聚率的影响,发现PET在超临界甲醇中可迅速地完全解聚。红外光谱检测解聚产物是纯度很高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单体和乙二醇。  相似文献   
6.
用挂片失重法测定了次氯酸钠水溶液对碳钢、铜和铝的腐蚀性,葡萄糖酸钠、水杨酸钠和多元醇磷酸酯类缓蚀剂(PC-602)的缓蚀效果及其对次氯酸钠分解率的影响。含有效氯浓度25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150~250ppm PC-602,对碳钢的缓蚀率可达92~94%。PC-602对次氯酸钠的稳定性无影响,葡萄糖酸钠和水杨酸钠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但可加速次氯酸钠的分解速率。次氯酸钠溶液对铜和铝两种金属的腐蚀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应用光电子能谱研究催化剂表面化学状态的变化,属当前催化领域的新课题.文中用XPS和XRD技术研究了超微粒子碳化铁催化剂在F-T合成过程中表面形态和体相结构的变化.由于超微粒子催化剂表面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尽管其体相结构是α-Fe和碳化铁.但仍有部分氧化物复盖在催化剂表面.经H2处理,体相内碳化铁被全部还原的同时,伴随烃化物的生成,而表面仍有极少量的氧和碳以各种不同的复杂形式吸附在Fe的表面.再经CO和H2混合气处理,体相内得到F-T合成过程中具有稳定化学结构的α-Fe,碳化铁和γ-Fe2O3,其表面则是大量碳和氧以及碳氢化合物、羰基化合物以固定形式吸附在催化剂Fe的表面.然而这种形式又是一个动态平衡。伴随着烯烃、烷烃及含氧的碳氢化合物从催化剂表面脱附下来形成产物;然后再解离吸附CO和H2,再脱附,构成F—T合成催化剂表面的动态平衡.文中进一步论证了F-T合成的碳化物机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涂料基体-溶剂-超(亚)临界CO2的高压相行为.使用的涂料基体是906-丙烯酸树脂和108-丙烯酸树脂,浓度范围为10%~50%(质量分数),溶剂为醋酸正丁酯.实验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温度范围35~65℃,压力范围3.0~8.0*!MPa.观测了各组分含量及温度、压力对相行为的影响,并绘制了树脂-溶剂-CO2体系的三元相图.  相似文献   
9.
对20个核苷酸类化合物(d4T的衍生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QSAR方程。模型指出该类化合物的抗HIV-1活性与nM、lgP、(lgP)2及分子连接性指数6χvP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复相关系数R为0.94。由方程可知:6χvP在抗HIV-1过程中比电子参数σ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溴化四丁基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用30%的氯化镍溶剂与1,2-二溴乙烷反应,制备溴化镍,反应温度为90~95℃,出口温度控制在72-84℃,可将反应时间缩短到20h,氯化镍的转化率可提高至92%~95%,还对影响反应转化率的一些因素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