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9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01.
Proton transfer in carbonic anhydrase Ⅱ has been studied at the B3LYP/6-31G(D) level. The active site model consists of the zinc ion, four histidine residues, two threonine residues, and three water molecules. Our calculations showed that the proton of the zinc-bound water molecule could be transferred to the nearest water molecule and an intermediate containing H3O^+ is then formed. The intermediate is only 1.3 kJ·mol^-1 above the reactant complex, whereas the barrier height for the proton transfer is about 8.1 kJ·mol^-1.  相似文献   
102.
对比了3类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数学模型(分布参数模型、集总参数模型和混合参数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从相关的守恒方程及数值计算方法、重要参数的数值特征、研究内容、仿真区域和模型验证等方面总结了分布参数模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3.
以双酚A环氧树脂(DGEBA)与聚乙烯醇(PVA)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比共混成膜后热交联.探讨了交联对膜的溶解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用多聚磷酸对交联膜进行磷酸化,引入质子传导基团,并表征了磷酸化膜的离子交换容量,抗氧化稳定性和导电率.通过溶解性测试和热重分析证明了交联反应的成功,通过拉伸测试和热重分析证实了交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膜的力学性能,提高了热稳定性,且交联膜在Fenton's试剂中浸泡60h后其残余质量达70%以上;通过元素分析证实了磷酸化的成功,DGEBA/PVA交联膜中,30%DGEBA、磷酸化时间为50 min的膜在室温和100%湿度下的电导率最高达到了0.126 S/cm.  相似文献   
104.
质子辐照与电子辐照对空间GaAs/Ge太阳电池性能影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面实验室加速器提供的离子束模拟空间质子、电子辐射,分别对空间实用GaAs/Ge太阳电池进行不同注量的辐照,并跟踪测试其电性能变化和深能级瞬态谱,研究这种太阳电池的电性能参数随质子、电子辐照注量的变化关系,得到质子、电子辐射效应及两者辐射效应的联系规律.结果表明:引起电池性能参数衰降相同时,1 MeV电子辐照注量比10 MeV质子的通常要大3个量级,质子辐照与电子辐照使电池性能参数Pmax下降了25%时,辐照注量有近似关系Φ1 MeV(e)≈2 500×Φ10 MeV(p).10 MeV,3×1012cm-2质子辐照在电池材料中引入Ec-0.18 eV和Ec-0.65 eV深能级,1 MeV,1×1015cm-2电子辐照在电池材料中引入Ec-0.12 eV和Ec-0.18 eV深能级,电子、质子辐照产生的损伤缺陷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5.
应用北京师范大学2×1.7 MeV串列加速器提供的质子束,采用相对测量方法测量了0.4~2.6 MeV宽能区质子在轻核Al上160°背散射截面.结果表明,对于质子在轻核Al上的散射截面,可用卢瑟福散射截面公式计算的最大入射质子能量是1.5 MeV,质子能量大于该值时,出现连续的非卢瑟福散射共振区.  相似文献   
106.
近百年来,物理学家们对四力统一的研究从没有停止,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取得成功.本文从研究粒子旋转规则出发,发现核内强力仍然是一种旋速更高的电磁效应,四力统一的前景仍然统一到电磁力上。  相似文献   
107.
补强剂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垫片材料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选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作基础胶,以气相法SiO_2和纳米CaCO_3作复合补强剂制备硅橡胶垫片材料。通过改变补强体系中m(SiO_2)∶m(CaCO_3),研究SiO_2/CaCO_3复合补强剂对PEMFC垫片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aCO_3质量相同且羟基硅油质量随补强剂总质量等比例变化的条件下,随着m(SiO_2)的增加,垫片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升高,但压缩永久变形和压缩应力松弛随之增大;在m(SiO_2)相同且羟基硅油质量随补强剂总质量等比例变化的条件下,随着m(CaCO_3)的增加,垫片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降低,而压缩永久变形和压缩应力松弛随之减小。当m(SiO_2)∶m(CaCO_3)为30∶10时,垫片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4.93 MPa,压缩永久变形为5.3%(25℃、72 h),压缩应力松弛为7.4%(25℃、24 h),此时垫片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压缩永久变形和应力松弛等综合力学性能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8.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利用率,提出一种以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RPEMFC和膨胀机为主要部件的新型冷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引射器和膨胀机回收电解池氧气侧的压力能,以RPEMFC电堆的冷却回路和膨胀机出口冷气分别对外供热和制冷。为获得系统中主要设备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系统的热力学模型,进而揭示了系统效率、?效率、压缩机耗功、膨胀机回收功、系统制热制冷量等随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RPEMFC电堆以50kW的发电功率运行时,系统发电效率为56.2%,热效率35.2%,总效率91.4%,?效率54%,且在15kW-85kW的发电功率变化范围内系统能效均超过89%。系统能量效率及?效率对引射器流量比及引射器工作流压力变化较为敏感,并以影响系统发电效率为主;压缩机出口压力变化对系统能效影响不大,但压缩机出口压力增大有利于系统增加产冷量。  相似文献   
109.
为考察黄芪生品与炮制品之间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质子核磁共振指纹谱(1H-NMR)技术对黄芪以及其4种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差异性成分进行特征提取及筛选.1H-NMR指纹谱检测并鉴定出21种化学成分,其中8个氨基酸类化合物(缬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天冬酰胺、组氨酸),4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延胡索酸、苹果酸、琥珀酸、甲酸)在黄芪炮制品中首次被报道.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显示:与生黄芪相比,酒炙品、蜜炙品和盐炙品黄芪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变化明显,而米炙品和生品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不大,其中主要的差异性成分为苏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组氨酸、葡萄糖、蔗糖和毛蕊异黄酮.上述实验结果揭示了不同的炮制方法不仅影响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同时对氨基酸类和糖类成分浸出率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0.
为提高传统质子磁力仪综合性能, 同时为研制Overhauser磁力仪提供参考依据, 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TMS320F2812研制的JPM-1型质子磁力仪。该磁力仪以DSP为核心实现质子旋进信号的采集和处理, 采用基于DSP的软件过零数频算法计算旋进信号频率。分析了探头初始信号强度, 并通过建立仪器噪声模型分析了仪器噪声。野外测试结果表明, 该磁力仪探头信号初始幅度约为0.4 μV, 初始信噪比为32 ∶1, 灵敏度为0.27 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