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推证电子在磁场中角速度的改变量和附加磁矩,从而进一步阐明顺、抗磁质磁性起源的微观本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无限小旋转变换的四元数,引入角速度矢量,再把矢量叉乘换成四元数乘法,最后由刚体动量矩叉乘表示换成四元数乘法形式。  相似文献   
3.
大范围运动空间梁的耦合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连续介质力学原理出发,对作大范围运动的空间梁建立耦合动力学模型.在纵向变形中计及了变形位移的二次耦合变形量,基于Jourdain速度变分原理导出作大范围运动的空间梁的动力学方程.将耦合动力学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与不计二次耦合变形量传统的建模理论进行比较表明,在大范围运动的侧向角速度和浮动基基点的纵向加速度较大的情况下,二次耦合变形量对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凸轮机构中的摆动滚子从动杯,并推导出滚子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通用计算公式;还以不打滑为条件导出滚子转动惯量的限制公式,为滚子轴承的设计提供了运动参数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Introduction Micro-machined angular rate sensors or gyroscope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a moving ob- ject without an external reference. Low cost, high pre- cision gyroscopes find a large market in consumer products, automobiles, medica…  相似文献   
6.
由带电导线在磁场里的受力出发,分析了3个简易的电动小马达的转动原理.给出其中的电磁和力的关系,重点讨论了实际转动中,相关其他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了其中一种电动小马达的转子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原子的矢量模型,利用“l-L”旋进带来的价电子动能增量与其相应的相互作用能的关系,给出了估算两价电子原子“l-L”旋进快慢的一般表示式。  相似文献   
8.
从由辅助角法推得的压力角表达式出发,首次构追起与摆动杆移动凸轮机构相应的角速度图,再据微分几何包络原理导出限制其最小尺寸的界线方程式,这样就可在电子计算机上直接计算凸轮的最小移动逑度或长度。文章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力锁合式的摆动从动杆移动凸轮机构。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用对偶矢量计算开环机构末杆自由度在机构自由度计算中的应用,并给出以这种方法计算各种不同类型闭环机构自由度的算例.  相似文献   
10.
制动过程的主动转向干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动转向(AFS)能够提高车辆的转向跟随性和车辆的稳定性能,同时还能够产生额外的侧向力,抵御制动过程中由于制动力的不对称分配所引起的横摆及侧倾。首先基于主动转向的机构及制动过程建立了转向模型及车辆模型,并在该模型控制的设计中,利用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反馈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同时,为了得到最佳的输出反馈增益矩阵,采用线性[0]二次型调节器(LQR-line quadratic regulator)进行最优控制。通过制动过程中主动转向的干预作用的MATLAB仿真,以及没有转向干预控制的制动过程试验与仿真的对比,表明主动转向无需驾驶员的额外干预,通过电机的主动补偿提高车辆的侧向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影响车辆的纵向动力学过程,缩短制动的有效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