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0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9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58篇
教育与普及   2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34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Photocatalytic effect of nature and modified V-bearing rutil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natural rutile TiO2, which displays photocatalysis on degrading halohydrocarbon pollutants, was reported. The rutile contains up to 1.22% V2O5 (weight percent). Substitutions of Ti by V, as well as Fe, Cu and Zn, result in lattice distortions and defects. Grinding, heating and quenching modify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ruffle, and consequently increase its photoactiv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heating and quenching treatments enhance visible-light absorption of ruffle, especially at 1000 and 1100℃. Ground rutile is effective to degrade tetrachloroethylene and trichloroethylene. While, heating at 1000℃, and quenching at 1000 and 1100℃ distinctly improve degradation rate of samples. The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natural rutile have particular capabilities in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especially in degradation of halohydrocarbons.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以纯金属钛做靶材在氩氧混合气 体中制备了TiO2薄膜.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在NiMnCo合金基底上成功地沉积了 具有金红石、 金红石/锐钛矿和锐钛矿结构的TiO2薄膜, 工作气压从0.2 Pa变 化到2 Pa, TiO2薄膜的结构由金红石相变到锐钛矿相. 低于600 nm时, 厚度对T iO2薄膜结构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3.
蜡质芽孢杆菌 (Bacilluscereus)BC98 I分离自沤肥浸渍液中 ,对黄瓜枯萎病等多种蔬菜土传病害有较强烈的拮抗能力。其无细胞发酵液经 5 5 %硫酸铵盐析后得到的 2 0mg ml拮抗蛋白粗提液在平皿上对黄瓜枯萎菌的抑菌圈直径达 19 3mm。该拮抗蛋白经 10 0℃处理 30min后仍能保持 97 7%的抑菌活性 ;作用活性pH范围宽 ,在pH 1 0~11 0的条件下均有活性 ;对胰蛋白酶、蛋白酶K稳定 ;对氯仿不敏感 ;对紫外线部分敏感。BC98 I拮抗蛋白粗提物对黄瓜枯萎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主要表现为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较对照短 ,芽管膨大形成大泡囊 ;菌丝扭曲 ,形成不规则泡囊 ,原生质浓缩 ;细胞壁溶解 ,内含物外溢。  相似文献   
104.
为了了解飞秒激光脉冲烧蚀金过程中的电子温度和晶格温度变化。利用显式有限差分法对飞秒激光脉冲烧蚀金的过程中电子和晶格的温度场进行一维数值计算。理论研究了不同激光脉宽和电声耦合系数对金属表层电子和晶格温度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双脉冲激光烧蚀金过程中电子和晶格温度的变化。得出激光脉冲越短,加工热效应越小,多脉冲具有热累积效应。因此,为了实现飞秒激光冷加工,应该采用单个超短脉冲降低热效应。  相似文献   
105.
植物乳杆菌发酵苦荞芽苗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萌发后的苦荞芽苗富含黄酮等有益成分,采用植物乳杆菌对苦荞芽苗和苦荞茶汁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确定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和配方,并对产品的总黄酮含量、透光率和pH值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较优的苦荞芽苗与苦荞茶汁比例为1∶6,较优的上清液稀释比例为1∶10,产品的总黄酮含量可达(0.193±0.006)mg/mL。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为:菌剂添加量0.6%,发酵时间24h,果葡糖浆添加量6%,该条件下感官评分的平均值达91.50±0.29,较适的pH值为3.87±0.05。优化的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添加量0.06%,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0.08%,海藻酸钠添加量0.05%,该条件下感官评分的平均值达93.60±0.32,透光率为91.37%±0.45%。发酵后的苦荞芽苗茶饮料富含黄酮和益生菌等有益成分,口感醇正、澄清透明、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06.
为提高胶硫钼矿中钼的生物浸出效率,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20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的代谢活性以及胶硫钼矿生物浸出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浸出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吐温20对A.ferrooxidans氧化Fe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S0的氧化则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吐温20对胶硫钼矿生物浸出的作用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当其质量浓度为30mg·L-1时,浸出40d,Mo的浸出率由未添加时的42.21%提高至54.10%.吐温20的加入强化了浸出过程中间产物S0的生物氧化作用,提高了体系中细菌浓度,同时削弱了矿物表面生成的黄钾铁矾和单质硫的钝化作用,从而促进了胶硫钼矿的氧化与溶解.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硅基RF-MEMS带通滤波器制备过程中金层电镀沉积工艺,基于亚硫酸金盐无氰电镀液,并结合脉冲电镀技术,通过对电流密度、占空比、正负脉冲时间比、脉冲频率、温度、搅拌速率等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了所设计的硅基双层自屏蔽式RF-MEMS带通滤波器制备与测试,也为相关RF-MEMS器件制备提供了工艺指导.   相似文献   
108.
为提高蜡样芽胞杆菌BCJB01粉剂对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采用添加营养基质、有机肥等方式,进行了蜡样芽胞杆菌BCJB01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整地时同时添加有机肥和营养基质的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77.45%,优于对照药剂10%噻唑膦颗粒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 O_2与不同Co浓度掺杂的Ti O_2纳米粉体,并对样品进行了450、550、650℃保温2 h的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制得的纳米粉体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研究了热处理温度以及Co掺杂浓度对Ti O_2晶粒尺寸以及锐钛矿金红石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纯Ti O_2与Co-Ti O_2在450℃时为单一的锐钛矿;550℃时,纯Ti O_2有微量金红石生成,Co-Ti O_2仍然全部为锐钛矿;650℃时纯Ti O_2大部分转变为金红石,当Co掺杂量较低时,Co能促进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而当掺杂浓度为8%时,Co抑制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热处理温度升高以及Co掺杂浓度增加有利于Co Ti O_3相的生成,相同温度下,Co掺杂后Ti O_2晶粒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110.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型革兰氏阳性益生菌,在营养匮乏的环境下,可形成具有强抗逆性的芽孢。其芽孢独特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使得芽孢表面展示技术相较于其他表面展示技术具有多种优势,构建的重组芽孢不但易纯化、回收率高,而且安全性好。近年来,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表面展示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已成功利用CotB、CotC、CotG、CotZ、CotA、OxdD、CotE、CotZ、CgeA等多种锚定蛋白将外源蛋白或多肽展示在芽孢表面,并应用于工业化酶、口服疫苗和药物、大分子量多聚体蛋白的生产以及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等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芽孢展示系统整合策略,并重点阐述了基因重组型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展示技术中涉及的锚定蛋白以及该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