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9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活力饲用复合酶制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粮油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黑曲霉、米曲霉混合固态发酵,制备了有较高酶活和较全酶系的饲用复合酶制剂.发酵物料中m(麸皮):m(豆粕)=4:6,m(水):m(干料)=0.8:1,w(Zn^2 )=0.2%和w(Mg^2 )=0.02%能提高蛋白酶的活力,45℃烘干发酵料,各种酶活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福建红曲中的桔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板层析对红曲样品进行初步的分离,降低了红曲中色素的干扰,根据桔霉素本身具有在激发态下产生荧光的特性,结合荧光检测采用反相HPLC法较为成功地测出福建红曲中桔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供氧能力对土曲霉IFO-6365分批发酵生产衣康酸能力的影响。当通风比为0.5V.V.m,搅拌叶轮末端线速度为125.7cm/s时的最大衣康酸发酵产率分别是叶轮末端线速度为94.2cm/s和78.5cm/s的1.28倍和3倍;当添加氧载体──正十二烷,叶轮末端线速度为78.5cm/s时,与对照相比,可提高产酸14%,但在更高的叶轮末端线速度条件下,加入正十二烷,只能促进菌体的生长,对发酵产酸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液体法培养红曲霉生产脂肪酶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碳源浓度为6%~8%,氮源浓度为4%左右,发酵温度35℃,pH4.5,发酵时间控制在42~48h之间,脂肪酶活力可达到350μ/ml。  相似文献   
6.
采用稀释涂布法从青藏高原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杀蝗虫活性真菌D3-19.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ITS序列的分析,初步将D3-19鉴定为曲霉属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as).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日本曲霉D3-19发酵液和孢子均有杀东亚飞蝗活性.其中,真菌发酵液对东亚飞蝗校正死亡率为:96h(86.67%),144h(100%).与此同时,真菌孢子悬液对东亚飞蝗的LC50(致死中浓度)为3.42×105孢子/mL.研究结果表明,3×108孢子/mL的D3-19孢子悬液对不同年龄阶段东亚飞蝗均有致死效果.其LT50(半致死时间)值分别为:羽化成虫(155h),四至五龄成虫(104.8h),三龄幼虫(54.6h),二龄幼虫(30.6h).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育优良的产酸性木聚糖酶的微生物,考察酸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尤其是pH值为4.0),为实现纤维素乙醇低成本清洁生产打下基础。【方法】从广西大学农场采集土壤,富集后经产酸性木聚糖酶的培养,比较酸性木聚糖酶酶活力,选育酸性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鉴定菌种,分析酶学性质。【结果】筛选出产酸性木聚糖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XYW5。扩增菌株XYW5的ITS rDNA序列,经测序分析比对,将其初步鉴定为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 XYW5。菌株XYW5产酸性木聚糖酶和酸性木糖苷酶的酶活力最高分别达(26. 26±0. 97)U/mL和(0.63±0.02) U/mL,比活力分别为(85.50±0.63) U/mg和(1.80±0.01) U/mg;其酸性木聚糖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65℃和6.5,酸性木糖苷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70℃和4.5;酸性木聚糖酶兼有酸性CMCase酶活力,达到8.54 U/mL。【结论】菌株XYW5所产的酸性木聚糖酶具有开发成为优良工业酸性木聚糖酶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全面阐述了影响葡萄酒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控措施。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通常由葡萄栽培中施用的防治病虫害药剂或环境污染而导致其在葡萄果实中的累积,可通过选择生态条件优良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规范栽培管理技术有效控制;SO2残留产生于葡萄酒酿造过程,可通过控制原料污染、严格发酵酿造工艺管理、保证生产清洁卫生及积极寻找SO2替代物控制其含量;微生物或有微生物参与的有毒代谢产物中赭曲霉毒素A、氨基甲酸乙酯和生物胺,则依赖于发酵剂的选择和改进工艺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控。在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应关注此类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并通过检测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紫外诱变和微波辐射米曲霉菌株,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米曲霉菌株ZQH48,并进行了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菌渣:麸皮=1:1,氯化铵12%,蛋白胨2%,硫酸镁0.07%,氯化钠0.5%,磷酸二氢钾0.02%,固水比为1:1;最佳培养温度35℃.优化后纤维素酶活力可达161.55 U/g,较原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粟米酱米曲霉Y26的菌体生长情况和在不同的制曲条件下蛋白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确定了酿造粟米酱过程中的最佳制曲工艺条件,即在蒸好的粟米中以1%的接种量接人在麸皮培养基中培养60h的米曲霉Y26孢子,在30℃下制曲24h,此时每粒粟米上均长满菌丝,且蛋白酶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