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0篇
丛书文集   66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6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研究桑白皮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桑白皮多糖,设计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用硫酸苯酚法测定总糖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两者之差表示多糖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比色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超氧阴离子(·O -2)清除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 桑白皮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超声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0 ℃,提取2次。桑白皮多糖对DPPH和·OH清除作用与质量浓  相似文献   
182.
研究了金线莲多糖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对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线莲多糖体外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半抑制浓度值(IC50)为78.66μg/mL;对小鼠餐后血糖表现出较好的控制作用,血糖抑制率为(53.65±13.65)%;连续给予糖尿病小鼠金线莲多糖(300mg/kgbw)14d后,小鼠血糖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结果表明金线莲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其作用机制与影响糖代谢酶的活性,抑制糖异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3.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主要就近年来灵芝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结构分析、硒化修饰和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4.
桑葚多糖是桑葚多种临床功效的主要作用因子之一,其生物活性高,在食品和生物医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目前桑葚多糖的化学组成、提取分离纯化方法以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5.
张亚  肖保衡  吴明江 《广西科学》2016,23(3):234-240
【目的】研究经热提醇沉得到的羊栖菜多糖(SFPs)对黑腹果蝇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85℃热水煮提,乙醇沉淀,氯化钙去除褐藻淀粉等多种工序提取羊栖菜多糖,并分析其化学性质;以黑腹果蝇为实验对象,研究羊栖菜多糖浓度对黑腹果蝇幼虫体型、体重和羽化的影响。【结果】经热提醇沉得到的羊栖菜多糖纯度较高,总糖含量高达81.93%,分子量和单糖组成较稳定。与对照组相比,经羊栖菜多糖处理后,黑腹果蝇在体型和体重上均有增加。实验组0.1%♀和1.5%♀与对照组CK♀存在显著差异(P0.05),0.5%♀组与对照组CK♀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0.1%♂、0.5%♂、1.5%♂与对照组CK♂存在显著差异,但实验组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其中1.5%♂组增重最为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幼虫孵化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黑腹果蝇从卵至羽化为5~8d,0.1%和0.5%组为6~9d,1.5%组为6~10d。0.1%♀、1.5%♀、0.1%♂组与相对应的对照组相比,羽化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对比羽化成虫雌雄比例,只有1.5%组与CK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经热提醇沉法提取的羊栖菜多糖性质稳定,能降低黑腹果蝇幼虫羽化率,延长幼虫羽化时间,对果蝇后代的雌雄比例略有影响,同时可以增大成虫体型,增加成虫体重。  相似文献   
186.
采用大孔树脂层析法研究地榆多糖分离纯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选择HB-1600作为地榆多糖分离纯化的最佳树脂,上样浓度为0.333 mg/m L,上柱流速为1 BV/h,洗脱流速为1 BV/h.按此条件进行地榆多糖分离纯化,可以使地榆多糖的纯度由31.15%提高到76.50%.由此表明:利用大孔树脂层析法纯化地榆多糖可除去蛋白质等大部分杂质,提高多糖的纯度和品质,为地榆多糖的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7.
为了探究不同荔枝果肉多糖级分的理化性质、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差异,采用DEAE-52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得到2种荔枝果肉多糖级分LPI和LPII,比较两者的中性糖、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并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和细胞抗氧化(CAA)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对-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探究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LPII含有较多的中性糖和蛋白质,较少的糖醛酸,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LPI和LPII的 ORAC和CAA值分别是24.51,30.08μmol/g和5.36,8.72μmol/g,其抑制α-葡萄糖苷的IC50值分别是0.33,0.26mg/mL。荔枝果肉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中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8.
采用"先泡后煮"和"先蒸后煮"两种方法从锁阳中提取锁阳多糖粗品,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两种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泡后煮"的实验中锁阳与水的比例为1:30、浸泡时间为2h、水煮时间为120min时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而"先蒸后煮"的实验中锁阳与水的比例为1:30、总蒸煮时间比为120min、蒸煮时间比(水蒸气熏蒸时间与水煮时间之比)为1:5时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此外,对两种工艺对比后发现"先蒸后煮"与"先泡后煮"提取工艺相比,锁阳多糖粗品的得率基本相等,均为0.5%左右,但采用"先蒸后煮"较"先泡后煮"工艺得到的锁阳多糖粗品,其多糖含量至少提高了7%以上。  相似文献   
189.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微波辅助萃取仙鹤草多糖工艺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仙鹤草多糖的实验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111 s、提取温度87.3℃、液料比70.17 m L/g,且此条件下仙鹤草多糖提取率为4.54%.经验证性实验可知,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多糖提取率与响应面分析模型所得最优值有较好的拟合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且相对常规水煮法而言,微波辅助萃取法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0.
魏赛金  涂国全 《江西科学》2005,23(6):702-705
实验采用将9味中药的水提取液浓度0.125g/mL分别加入灵芝二级摇瓶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培养,观察中药对灵芝茵液体培养中生长量及产灵芝胞外多糖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四味中药板蓝根、茵陈、垂盆草、茯苓不同浓度对灵芝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茵陈、垂盆草、火巷、桔梗、黄苓、板蓝根、连翘7味中药能抑制胞外多糖的分泌,茯苓可明显地促进灵芝的生长,增强胞外多糖的分泌。茯苓浓度在0.045g/mL-0.165g/mL能增加灵芝生物量,而在浓度0.045g/mL-0.085g/mL时能促进灵芝胞外多糖量,茵陈在浓度0.045g/mL-0.165g/mL范围内时对灵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胞外多糖存在抑制作用,垂盆草、板蓝根对灵芝胞外多糖量和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