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氟氯嘧啶型活性染料生产中存在的立要问题之一是与某些胺类反应收率低,活 化不完全。本文米用反相离子对色谱研究了氟氯嘧啶与胺类的反应及其水解反应, 并与三聚氯氰作了对比,以期找出最佳反应余件并提高反应收率。研究认为氟氯嘧 啶与胺类反应的最佳pH值为6~7; 三聚氯氰与胺类反应的最佳pH4为2~3. 发现提高氟氯嘧啶与胺类反应收率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氟氯嘧啶的相分散状况。改善 搅拌形式或采用适当的多相催化剂可使该反应收率提高25%左右。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利用CNDO/2分子轨道法及分子力学的原理,研究了甲砜基嘧啶型、卤代嘧啶型和三嗪型模拟活性染料的水解和醇解反应机理。由CNDO/2法分别计算初始化合物、水解和醇解反应的Wheland络合物的能量,比较了各模拟染料的水解和醇解活化能的差别,其计算值与模拟染料的水解、醇解竞争反应的实验结果相一致。计算了水解反应中氢氧根离子与模拟染料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轨道相互作用的能量。这些能量与水解反应速度常数的关联式为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模拟乙烯砜型染料-纤维化合物及其碱性水解产物的方法。采用ODS硅胶柱,以100%甲醇作流动相,分离效果好,无其它干扰,最小检测量为1×10~(-9)g。本文测定了五种不同结构的模拟乙烯砜染料-纤维化合物的碱性水解速度常数。  相似文献   
64.
在大豆蛋白质纤维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染色的方法对大豆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并进行了染色实验,结果表明,Cibacron FN和Cibacron LS两种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分别提高23%和20%;而Lanasol不适宜大豆蛋白纤维染色。  相似文献   
65.
选用3种类型的活性染料(Cibacron Red LS-2G,Cibacron Yellow HW,Cibacron Red FN—R)对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染色.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探讨工艺条件(碱剂的用量、促染剂的用量、温度)对吸尽率、固色率的影响.以固色率为主要标准,优化工艺条件,确定染色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纤维的固色率不是太高,可用于染淡色和中色.  相似文献   
66.
以叔胺化合物为活性染料的固色催化剂,以达到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低盐、低碱染色目的。研究催化剂的用量、催化剂对染料的改性工艺、染色工艺条件等因素对棉织物染色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叔胺型催化剂对活性染色具有较明显的催化作用,催化剂对染料的改性工艺及其用量对织物的得色深度影响较大;催化染色能明显降低染色用盐、用碱量。染料经7%(o.m.d.)的固色催化剂在50℃×20min的条件下改性后,可减少盐、碱用量30%且染色织物的得色深度不降低。  相似文献   
67.
以硫脲为原料,经甲基化(产率为96%、文献值为84%)成环缩合(产率为97.4%、文献值为89.7%).氯化氯代(产率为70.7%)、氧化(产率为80.7%)得到活性基团:2-甲砜基-4,5-二氯-6-甲基嘧啶。总产率为53.5%。并从硫脲和丙二酸二乙酯出发,经过一系列中间步骤合或了2-甲砜基-4.6-二氯-5-取代基-5-甲基、氢、溴、氯、嘧啶。可作为活性中间体用以制备一系列活性染料。  相似文献   
68.
对2,3-二氯-6-羧酰氯喹恶啉类活性染料的反应活泼性以及“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测定水解速度常数,与其他类型活性染料进行比较,对此类活性染料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9.
H2O2/Fe3+系统氧化活性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H2O2/Fe^3 系统对商业染料活性红(FN-2BL red)、活性蓝(C—R blue)和活性黄(C-2R yellow)配制的废水进行了脱色研究.结果表明,当染料质量浓度为400mg/L时,pH值为2.5,H2O2质量浓度为646mg/L,F^3 浓度是0.25mmol/L,反应温度在60℃,反应20min,3种活性染料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在以上优化的脱色工艺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以COD去除率为指标确定最佳降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初始DH值为2.5,过氧化氢质量浓度对于活性红、活性蓝和活性黄废水分别为850、782、646mg/L,Fe^3 浓度为1mmol/L,反应温度为60℃,反应60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活性红、活性蓝和活性黄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3.6%、94.5%和96.3%.  相似文献   
70.
真丝绸双活性基染料染色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分析固色碱剂种类及其用量、中性盐用量、染色温度等因素对双活性基染料在蚕丝织物染色中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染料在真丝织物上的键合性能.研究表明:该染料对真丝染色较对棉的条件温和得多,在温度为80℃、pH值为9.0时,对真丝有较好的染色效果,且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牢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