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8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以水杨醛与芳香胺经席夫碱缩合反应合成系列具有不同取代位置芳香间隔基的Bola型席夫碱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目标产物的间隔基效应和酸致变色性能。研究数据表明,随间隔基取代位置的变化,席夫碱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和共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导致其光谱性质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由于在溶液与浇铸膜中组装模式的不同,化合物的酸致变色的程度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为解决高浊水除浊问题,使用酸改性粉煤灰与壳聚糖按照不同质量比制备成的复合材料对高浊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了粉煤灰与壳聚糖复合材料投加量、搅拌时间、pH和废水初始浊度对除浊性能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综合作用对除浊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1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3.78%;当复合材料CWF3投加量为0.6 g时,其除浊率可达到73.52%;当搅拌时间为30 min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0.28%;当pH=6时,其除浊率可达到84.50%;当初始浊度为300 NTU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5.6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1,最佳组合条件为投加量0.7 g、搅拌时间35 min、废水初始pH=7、废水初始浊度350 NTU。酸改性粉煤灰负载壳聚糖后具有更强的亲和能力,且价格便宜,可以弥补单独使用粉煤灰或壳聚糖的不足,可用于对大规模废水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3.
自愈合水凝胶是一种新型仿生智能材料,近年来,由于这种新型材料的自愈合性能,受到人们广泛研究.本研究将亲水的烯丙基聚乙二醇(Allyl-PEG-OH)用“巯基-烯”点击反应连接到疏水的八巯基取代的八聚倍半硅氧烷(POSS-SH)上,然后通过Steglich酯化反应将醛基引入,合成两亲性醛基封端的聚乙二醇官能化八聚倍半硅氧烷(POSS-PEGCHO)交联剂.后与壳聚糖在酸性水溶液中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得到具有高机械强度、自愈合性能的POSS-PEG杂化水凝胶,并对其自愈合能力、内部微观形貌、机械性能、降解性、溶胀性及细胞相容性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探究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潜在性.  相似文献   
64.
果胶疏水化改性及其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两种疏水果胶及其与壳聚糖的水凝胶,研究了疏水果胶与水凝胶的性能及其在硝苯地平缓释中的应用.两种疏水果胶水溶性均低于果胶;疏水果胶Ⅰ不能与壳聚糖形成很好的水凝胶;疏水果胶Ⅱ与壳聚糖水凝胶成胶良好,水凝胶饱和溶胀度大大降低,将其用于硝苯地平缓释,缓释片呈缓慢释放趋势,12,h释放度83.6%,24,h释放度98.1%.  相似文献   
65.
荧光标记的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载体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荧光标记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为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提供载体材料。通过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使叶酸与壳聚糖偶联。将异硫氰基荧光素与叶酸偶联壳聚糖进行化学嫁接,以离子交联法制成具有荧光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并与肝癌HepG2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叶酸活性酯用量和反应温度及试剂滴加速度是影响偶联比的主要因素;在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用量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30℃,滴加速度为2mL/min,反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可得到偶联稳定的叶酸偶联壳聚糖;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290nm,形态规则,细胞荧光效果明显;此方法能用于制备荧光标记的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粒载体。  相似文献   
66.
以壳聚糖(CTS)、O-羟丙基壳聚糖(HPCHS) 和O-羟丙基-N-辛基壳聚糖(O-HP-N-C8-CTS)为分散剂,采用滴涂法制备3种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CTS衍生物传感器;以铁氰化钾(K3Fe(CN)6)为电化学探针,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作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K3Fe(CN)6在MWCNTs/...  相似文献   
67.
优化了一株壳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碳源、氮源、装瓶量、接种量和初始pH值等产酶发酵条件,并进行了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几丁质2.5%,(NH4)2SO40.4%,酵母粉0.7%,pH值为5.5。优化后酶活由原来的454.03 U/mL提高至604.60 U/mL,提高量为优化前的33.16%。  相似文献   
68.
杨晓蓥  柯德森 《广东科技》2012,21(9):215-216
壳聚糖对细菌的影响是当前壳聚糖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选择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观测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地衣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于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生长既有抑制作用,也有促进作用。以O.50%壳聚糖浓度为限,浓度小于O.50%时表现为抑制作用,而浓度大于O.50%时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三氮唑羧酸酯类席夫碱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5-氨基-1H-1,2,4-三氮唑-3-羧酸出发,合成了7种5-氨基-1H-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类席夫碱,对其产率,物理性持作了首次报道,采用UV,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实验室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0.
壳聚糖固定脲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从蟹、虾壳中提取壳聚糖的方法。探讨了等量湿壳聚糖载体与交联剂(戊二醛)、保护剂(脲)及给酶量的最适固定化脲酶条件,并对固定化脲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