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4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陈凡 《山东科学》2018,31(5):95-100
讨论了二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间断有限体积元方法,给出了该格式的离散最优L2模估计和H1模估计。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分析潜水蒸发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潜水蒸发新的计算方法和用土壤水吸力计算潜水蒸发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3.
赵文娟  黄凌 《科技信息》2007,(16):38-38,44
用基于一般有限差分方法迎风格式求解土壤水盐对流占优扩散问题,会出现较大的数值扩散或者数值振荡现象。该文采用有限体积数值计算方法,将QUICK格式引入上述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求解对流占优扩散问题,为土壤水盐运移问题求解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针对长时间序列土壤湿度数据集在国内缺乏验证和应用的问题,利用东北粮食主产区1992—2013年土壤10cm表层实测站点数据,采用2种评估方法,即皮尔逊相关绝对法和干旱判断吻合度相对法,对欧洲空间局气候变化倡议(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CCI)的土壤湿度数据集,融合遥感土壤水数据产品在东北粮食主产区表征干旱的准确性进行评估.2种分析结果表明,CCI遥感土壤水在判断东北粮食主产区干旱事件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东北粮食主产区内表征干旱的有效指标开展农业干旱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5.
饱和与非饱和带土壤水动力耦合模拟及入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可变坡土槽人工降水入渗试验,观测土壤水势及地下水出流量变化,建立了饱和与非饱和带土壤水数值计算模型MODFLOW-UZF1的参数率定及模型验证方法.结果表明:MODFLOW-UZF1能较为准确地模拟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但忽略了非饱和带土壤水分运移中基质势的影响,在毛细管作用带土壤含水量模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6.
土壤水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土壤水资源的定义,利用实验和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包气带蓄水量、以及土壤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观测和模型模拟计算的成果分析了土壤蓄水量和土壤蒸散发量多年平均变化过程,分析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时的大气降不及地下水对土壤水资源的补给过程和补给特点。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以土壤水吸力测定仪为主要手段,对冀东几种土壤低吸力段不同吸力值与含水量的对应值进行了测定,得到了土壤容重、总孔度、毛管孔度、非毛管孔度、各级当量孔度和三相比等物理参数,从而看出它们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温带半湿润地区的草原风沙土是草甸草原黑钙土地带内的幼年土,具有比干旱,半干旱沙区相对湿润的成土条件;流动草原风沙土的物理性状使其具有自我保墒性能,在干旱季节表现出比同区黑钙土更湿润的特征,并且土壤水有效性高;流动草原风沙土经植被固定而发育为半固定和固定风沙土后,逐渐失去自我保墒性能的湿润性;对草原风沙土进行人工生物固沙时,不宜大面积栽植速生杨树片林、否则随着草原风沙土的固定和树龄的增大,会因土壤水  相似文献   
30.
采用单因素扰动分析法,分别对土壤水力参数残余含水量θr、饱和含水量θs、饱和导水率Ks、经验参数α和n进行扰动,选用HYDRUS-1D模型模拟南京市区2年一遇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分析变水头入渗条件下各土壤水力参数的敏感性,定量描述土壤水力参数变化对HYDRUS-1D输出变量土水势和累积入渗量的影响,简化后续模型率定工作,提高模型模拟精度。结果表明:在变水头入渗条件下,5个参数对土水势与累积入渗量敏感性排序均为nKsθsαθr,其中α和n对于地表0~10 cm附近的土水势影响较大,Ks与θr,以及θs与α对土水势影响规律类似;±25%扰动情况下,θs、Ks与n三者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均大于10%。因此,在进行变水头入渗条件下模拟计算中应保证Ks、θs、α和n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