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14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正人体"酸碱体质说"是一条流传甚广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类大部分疾病都是由"酸性体质"造成的,俨然成为一条流行的"医学常识"。然而"酸性体质治病"真的确有其事吗酸性体质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人体血液中PH值呈弱碱性,身体就能达到最健康的状态。一旦血液偏酸性,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小到感觉疲倦,大到癌症。一句话,你能想到的疾病,在酸性体质论者那里,都是因为血液偏酸的缘故。煞有介事的酸性体质从何而来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基本的医学常识。人体血液正常PH可一般在最低7.35和最高7.45之间波动。一旦低于7.35,就会引发酸中毒,造  相似文献   
97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得到的彝族大学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彝族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体质健康的相互关系,并为今后“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3.
采用实验法研究健身健美运动对研究生体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个月的健身运动后,男生体重没有显著性变化,但体脂百分数下降明显,力量素质提高非常显著,速度、耐力、柔韧素质提高显著,静息心率显著降低,肺活量增加非常显著;女生体重显著减少,体脂百分数降低非常显著,力量、柔韧、速度、耐力增强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74.
本研究随机选取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四个高校的身体健康、发育健全、无明显生理缺陷的在校大学生为测试对象,以每3岁为一个年龄组(18~20岁、21~23岁),将其分两类样本(男、女)共4组。共收集样本量17789人。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类项目、柔韧、力量类项目、速度、灵巧类项目和派生指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及excel软件进行整理统计、逻辑比较。目的是全面了解吉林省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状况;比较分析我省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975.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对地处帕米尔高原地区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海拔3500m)中学2400名13~18岁中学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检测,并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全国同龄学生的平均水平相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帕米尔高原地区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程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肺活量不同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血压和心率也较高;上肢力量、下肢爆发力、柔韧素质和耐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76.
为了解大学生体质现状的薄弱项,有效推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2015年大学生的体测数据进行了整体分析;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大学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成绩评价、教师理念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些因素无疑最终会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质水平;针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设计,进行力量素质训练的课堂干预性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上肢力量训练除了能提高力量素质外,对其他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和耐力也有较好的协同提升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高度重视高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监管,改进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与评价方法,改革教师教学理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977.
在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国家对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及规范课后延时服务做出最新部署。体育作为课后服务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发挥其应有之效。以“主体—客体—内容—手段”为逻辑主线,分析我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形成的多重逻辑及现实困境。研究认为,师资力量薄弱遏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主体供给、运动安全顾虑制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客体参与、内容单一阻滞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全面均衡发展、支持手段有限阻碍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社会联结。研究提出,实现多元主体支持, 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扫清障碍;提升客体主观能动,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参与提供行为动力;丰富内容体系,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均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改善支持手段,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实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等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978.
为了掌握新疆克州中学生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于2014年10—11月对克州1401名中学生的体质指标进行测试,并与全国同年龄段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克州中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机能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柔韧性素质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女生爆发力和耐力素质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速度、力量、柔韧性素质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0.01).针对克州中学生的形态、机能和部分素质水平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79.
2010年广西壮族农村学生体质下降原因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10年广西壮族7~18岁农村学生的体质状况和2005年相比都在普遍下降,期盼通过调研找到下降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实现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均衡和谐发展。方法:运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参加2010年广西壮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的4所学校里的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调研。结果:1)本次复测情况总体上是和2010年的相应指标测试结果一致。2)学生问卷结果是:多数家庭经济状况差、膳食营养状况差、闲暇时间与身体锻炼的时间少、多数学生对营养与健康知识的了解不够;3)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学生体质下降原因较多,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都应负有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980.
王峰 《科技信息》2012,(6):311-312
本文通过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的分析,了解到我国目前青年学生健康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但在视力、肥胖、龋齿及大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深远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