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1篇
系统科学   53篇
丛书文集   134篇
教育与普及   1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1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2005年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定于9月21日至24日在沈阳举行。东博会是由科技部手批准召开、目前中国唯一以东北亚为主题举办的区域性、综合性国际科技博览盛会,旨在推进东北亚地区的科技经济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东北亚和平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2.
以当前重庆市三大经济区的划分和重点发展轴线为基础。并结合未来空间上的可通达性和远期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因素。未来重庆市原则上可以划分为“两圈两带”共四个经济区,即新都市发达经济圈、环都市次发达经济圈(或大渝西经济圈)、渝东南经济带和渝东北经济带。  相似文献   
63.
北京市野鸭湖湿地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对野鸭湖湿地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统计 ,表明该区域内共有高等植物 35 7种 ,隶属 71科 2 13属 ,同时通过对野鸭湖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 ,野鸭湖地区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有 14个 ,分布具有广域性 ,且以温带成分为主 ,热带性质的属起补充成分的作用 .  相似文献   
64.
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冠下“肥岛/谷”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岛"是土壤养分向植物冠下聚集的现象.为探讨温带河口湿地盐生植物柽柳灌丛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2013年5月在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的潮间带碱蓬群落和紧邻的潮上带柽柳群落分别选取长势良好,株高和冠幅比较接近的3株柽柳,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养分在柽柳灌丛下富集情况,结果发现:碱蓬群落养分平均含量、碳氮比都小于柽柳群落;碱蓬群落中柽柳冠下土壤0-20cm深度表现出"肥谷"效应,AP在土壤表层和次表层"肥岛"效应不明显,4个养分指标都在30-50cm土层表现出明显"肥岛"效应,此为"肥岛"初始阶段;柽柳群落中柽柳冠下土壤表层养分富集明显,土层上部"肥岛"效应大于下部,为"肥岛"发展阶段.群落所处地理位置和受海水影响大小是影响柽柳冠下"肥岛"发育的重要因素,而"肥岛"效应是推动河口湿地群落演替和湿地演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65.
天花流行对清朝的统治造成极大危害,东北虽处边塞但仍未能幸免。清代东北天花的预防经历了逃疫、局部种人痘、大面积种牛痘三个阶段的变化,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天花逐渐被遏制。清代东北的天花预防工作及其嬗变过程,见证了东北地区的医疗近代化。  相似文献   
66.
自2002年以来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分批次、有计划地对退化湿地实施了不同规模的淡水生态修复工程,补充了滨海湿地淡水资源,改善了湿地植被覆被及生态功能. 运用InVEST 模型和市场价值法对1989-2015年间黄河三角洲湿地主导生态系统服务(碳储量、栖息地质量和物质生产)的时空变化进行定量评估,探讨了淡水恢复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研究发现,黄河三角洲的淡水恢复湿地各年代间土地利用类型有简单化趋势,呈现不同地类规模化并存的趋势,在恢复工程影响下芦苇面积明显增加. 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区的碳密度低值区逐渐减少,恢复区总碳储量先减少后增加;大部分区域栖息地质量较好,但优质栖息地的占比略微下降;平均物质生产服务价值逐年增加. 各年代间碳密度的变幅有逐渐减小趋势,表明生态系统碳储量趋于稳定;栖息地质量提升区域逐步扩大,主要集中于黄河口恢复湿地的北侧和一千二恢复湿地的南侧区域. 淡水恢复工程实施后,芦苇面积增加,维护了水鸟等动植物的生境,基本实现了生态补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湿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对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与恢复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珠江 河口湿地污染现状和PSR(压力-状态-响应)体系,从社会和污染因素选取9个压力指标,从生物和非生物方面选取11个 状态指标,从教育、管理和科研方面选取了3个响应指标,构建了珠江河口湿地土壤退化指标评价体系. 运用数据归一化 方法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退化指数(ID)和综合健康指数(ICH),然后,运用 YAAHPV3层次分析软件对研究区3个典型样 点进行退化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湿地的大部分地区的ICH为6.73~37.52,显示土壤普遍呈现亚健康状况;番禺 区以污染为主的退化驱动比南沙区以围垦为主的退化驱动强度更大,3个典型湿地样点土壤的退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 为11涌洪奇沥湿地(0.4818)、番禺外贸码头湿地(0.3426)、15涌沟渠湿地(0.1756). 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表明,珠江 河口湿地土壤质量状况不容乐观,珠江河口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应当以治理土壤污染和减小滩涂围垦幅度进行 开展   相似文献   
68.
滨海盐沼湿地中,种子扩散模式主要由潮汐作用决定,在潮汐沿高程梯度的运动中形成了种子流。滨海围垦活动可以直接影响到盐沼湿地的潮汐作用,进而造成盐沼湿地中种子扩散模式的变化。本研究对不同高程盐沼湿地的种子流通量进行调查,阐明了潮流干扰下盐沼湿地中植物种子扩散模式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发现在潮流驱动下,低位盐沼和中位盐沼的种子将会向海陆两端迁移,低位盐沼上部是重要的种子源区,中位盐沼下部成为了种子汇区。而高位盐沼的围垦活动将会改变盐地碱蓬种子扩散模式。中位盐沼下部的种子扩散模式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围垦活动占据或破坏高位盐沼之后,中位盐沼下部将由种子的汇区变为源区,大量的种子净流出将给该区域盐地碱蓬定植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9.
湿地水盐信息的空间变异规律有助于理解盐渍生境植物群落的适应机制及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本文以黄河口盐沼湿地和淡水恢复湿地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采集土壤表层样品,并在春夏秋季分别采集典型土壤剖面土样,对比分析了2类湿地表层土壤和典型剖面土壤水盐信息的季节变化特征,并探究了湿地表层土壤和土壤剖面中水盐因子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盐沼湿地土壤电导率在整个植物生长季均高于淡水恢复湿地,且2类湿地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淡水恢复湿地在7月份调水调沙后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类湿地土壤水土质量比在整个生长季呈缓慢增加趋势,淡水恢复湿地土壤水土质量比在调水调沙后显著增长.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盐沼湿地土壤水土质量比呈现波动式降低,电导率呈波动式增加,而淡水恢复湿地土壤水土质量比在调水调沙前后由高到低呈现为上层、底层、中层,电导率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盐沼湿地和淡水恢复湿地的表层土壤电导率与 w(SO24- )、w(Cl- ) 质量分数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对土壤剖面而言,淡水恢复湿地土壤电导率仅与 w(Cl- )呈正相关关系(P<0.05),盐沼湿地土壤电导率则与 w(SO24- )和 w(Cl- )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0.
向海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调节水分循环、维持湿地特有动植物生存等基本生态功能.调查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共采集昆虫114种,隶属12目63科.在物种组成上,以鳞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为主要优势类群,主要优势种有中华蚱蜢(Acrida cinerca Thunberg)、黑足婪步甲(Harpalus roninus Bate)、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Motschulsky)).沙丘榆林生境有11目51科95种,其中,鞘翅目有16科31种;芦苇沼泽生境有9目33科56种,其中,鳞翅目有9科20种;羊草草原生境有8目32科67种,其中,鳞翅目有9科17种.对向海自然保护区主要害虫种类及资源昆虫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